一、30页论文“撞车”发明专利,听障学生成焦点
协和医学院“天才博士”董袭莹,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她的博士论文《跨模态图像融合技术在医疗影像分析中的研究》,正文仅28页,却被曝与北科大师生2022年的发明专利核心内容高度重叠。
更令人震惊的是,专利发明人中竟有一位听障学生赵基淮,其余三人则是北科大计算机系教师。
DeepSeek检测显示,两者文字重复率高达20%-25%,实验数据、创新结论甚至逐字复制,而董袭莹论文中却未提及任何引用或致谢。
网友直呼:“这是学术界的‘拿来主义’天花板吧?”
北科大校办仅回应“已记录情况”,协和医学院电话始终占线,而国家卫健委的介入让事件彻底升级——医疗反腐的探照灯,终于照向了“学阀特权”。
二、从“医学天才”到“资源玩家”
董袭莹的履历,堪称“开挂”。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本科转医学博士,3年规培缩至1年,论文导师是骨科院士,研究方向却是妇科影像……网友戏称:“跨专业、跨科室、跨伦理,唯独没跨过公平二字。”
更魔幻的是,她的家族链被扒得“一丝不挂”:爷爷是协和影像领域泰斗,外公是外籍院士,姑姑、舅舅均为北科大教授,母亲被传是北科大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有评论讽刺:“这哪是学医?分明是‘继承家业’。”
三、纽约上东区豪宅曝光
正当舆论沸腾时,网友顺藤摸瓜,竟扒出董袭莹疑似在纽约上东区拥有天价豪宅!
这座1869年建造的石灰岩宫殿,6层楼、7个浴室、私人影院、屋顶泳池,与中央公园仅一步之遥,价格将近200万美元,每年交地税几十万。
尽管无直接证据,但网友联想其家族背景:“学术论文能‘借鉴’,豪宅是不是也能‘继承’?”
四、海归是“间谍”还是“天龙人”?
董袭莹事件,意外扯出另一场“海归身份”的舆论战。
一边是董明珠高喊“海归有间谍”,另一边是董袭莹凭哥大文凭“一路绿灯”。
网友自嘲:“原来海归也分三六九等——我们是‘间谍’,人家是‘天龙人’。”
更讽刺的是,董袭莹论文致谢中写道:“愿不负一袭白衣。”
网友反问:“白衣下藏的,究竟是医者仁心,还是利益输送的密码?”
五、国家卫健委出手,真相能否照亮灰色地带?
事件已从桃色八卦演变为系统性公平危机。
国家卫健委宣布彻查,矛头直指:
论文抄袭是否属实?
规培缩水是否违规?
协和“4+4”项目是否沦为权贵跳板?
医疗体系是否存在“家族式垄断”?
网友期待:“别让‘调查’变成‘公关’,我们需要刮骨疗毒的真相。”
结语
董袭莹的“魔幻人生”,撕开了学术与医疗领域的深层疮疤。
当普通人寒窗十年难求一职,特权者却能用30页论文、一年规培轻松通关——这不止是一个人的堕落,更是一个系统的警示。
正如网友所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有些人出生就在罗马。
而我们,连通往罗马的路标都被拆走了。”
公平不该是奢侈品,而是底线。
我们等待答案,更等待改变。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