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想检验一个年轻人能不能吃苦,让他带全家旅游一次就够了。思想观念的碰撞,消费理念的不同,生活习惯的差异,两代人每天高浓度相处,平时不在一起时被忽略的矛盾瞬间放大。住的酒店太偏,吃的东西太贵,景点不好玩,行程安排不合理,都能成为矛盾爆发的导火索。难怪年轻人纷纷感慨,和父母旅行,简直就是一场修行。但也许在某一刻,你会发现,旅行中偶尔扫兴的爸妈,却在回去后也会向亲朋炫耀:这次旅行,吃住行游购娱,都是儿女一手安排,我没操一点心。这趟旅行,也能在彼此心中留下珍贵的回忆。
西湖的雨,灵隐寺的檐
灵隐寺的雨打在青石阶上时,母亲第三次把伞往我这边推,她新烫的卷发沾了水汽,像淋湿的蒲公英。父亲举着相机拍飞来峰石刻,镜头里忽然闪过他后颈的白发。
三天前我熬夜做攻略时,怎么也想不到这场“杭州深度游”会变成拉锯战。在我们到达之后,妈妈摸着真丝旗袍下摆嘀咕:“景区民宿肯定宰客,连锁酒店才实惠。”当我端出预订的楼外楼西湖醋鱼,父亲盯着账单直摇头:“这盘鱼的价格能在菜场买三条了。”
“现在物价就是这样!”话一出口我就咬住了舌头。母亲转身去收拾行李,拉链声格外刺耳。那晚西湖的游船灯映在窗上,我看见父亲偷偷把民宿赠送的龙井茶塞进行李箱——那是他要带给老同事尝的“正经西湖味”。
转机藏在第三日的晨雾里。我去续房费时,听见母亲用上海话跟邻居视频:“侬看看这窗外的西湖水,伊订的民宿伐要特灵光。”镜头扫过茶席,父亲突然戴上我落在桌上的AR导览眼镜,冲着屏幕比画:“这叫高科技,晓得伐?”
如今回望,那些磕碰都成了釉色里的冰纹。在杨公堤租自行车时,母亲终于没计较押金,反而学着年轻人拍照;父亲在知味观给我买藕粉,非让师傅多加糖桂花,说比南京路老字号的还讲究。返程时他们挨着翻照片,我才发现母亲偷拍了我蹲在民宿院前喂锦鲤的背影。
高铁穿过桐乡水乡时,父亲突然说:“下趟去苏州,住那种带评弹的客栈好伐?”我和母亲同时笑出声。原来所谓修行,不过是把藏在岁月皱褶里的爱,慢慢泡成西湖龙井,初尝微涩,回甘绵长。
——周志轩
一起旅行,分开行动
旅行是青年人最喜欢的休闲方式。约上三五好友,一起爬山、一起滑雪、一起撸串,仿佛那个空间和时间,可以畅所欲言,远离一切烦恼。
但如果带上爸妈一起旅游呢?这么一问,事情变得有点不可思议,仿佛与父母一起爬山、一起滑雪、一起撸串是一件组合不到一起的事情。
我有一个朋友,曾经带上了两家的父母一起去贵州旅游,十来天的行程,刚过两天就在群里吐槽:根本吃不到一起。父母们喜欢吃炒菜,孩子喜欢吃快餐,她喜欢吃当地小吃。但糟糕的行程却因分开行动出现了转折:想去的景点提前预约,各玩各的;想吃的东西各点各的,吃完集合。本以为父母会因为远离自己的舒适圈而感到不适应,没想到,杞人忧天的反而是自己,父母的接受度良好,并且在分开游玩的时候自得其乐。
原来可能是我们进入了一个思维误区,觉得父母与孩子一样,脱离不了自己,无法在陌生的城市感受到乐趣。但事实上,父母的阅历远多于我们,他们又怎么会照顾不好自己?
青年人在乎沿途的风景,晨起的日出,夜半的星辰。而父母在乎的,是沿途风景中有孩子的陪伴;晨起日出后全家一起喝一碗的豆浆;夜半星辰下,围坐一起聊天的温馨。
我们与父母的关系,犹如一条纽带,不必过紧,也不要放松,让大家都处于舒适的范围就行。
——兜兜
“代际旅行”中的成长修行
有人说,检验年轻人能否吃苦,一场全家旅游便见分晓。在旅行中,思想观念、消费理念与生活习惯的差异如同放大镜,将两代人平日潜藏的矛盾暴露无遗。但正是这些看似扫兴的瞬间,在岁月沉淀后,化为珍贵的亲情回忆,串联起代际之间的深厚羁绊。
酒店位置偏远,父母会抱怨出行不便,而年轻人更看重性价比;餐厅价格高昂,父母眉头紧皱,年轻人却想尝鲜体验;景点不合心意,争吵便在不经意间爆发……这些矛盾看似琐碎,却反映出两代人成长背景与生活观念的巨大鸿沟。年轻人在新时代浪潮中成长,追求新鲜、便捷与个性化;父母则在过往岁月的磨砺中,秉持了节俭、实用的传统观念。高浓度的相处,让这些差异被无限放大,使得旅行仿佛成了一场艰难的“修行”。
然而,当旅行结束,父母向亲朋炫耀儿女精心安排的点滴时,那些曾经的矛盾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这份炫耀,是对子女成长的认可,也是亲情在代际间流动的证明。旅途中,每一次的妥协、每一回的沟通,都在悄无声息地拉近两代人的距离。年轻人在应对矛盾时学会了责任与耐心,父母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了子女的想法。这些在摩擦中产生的理解与包容,成为旅行馈赠给亲情最宝贵的礼物。
代际旅行,不应只看到矛盾的尖锐,更应珍视其背后亲情的凝聚。它是一场跨越代沟的交流,是一次在矛盾中探寻亲情真谛的旅程。
——毛佳凯
七嘴八舌
带爸妈和孩子出门,永远把自己放在最后就可以了,毕竟陪伴是我的首要任务。——草莓酱
父母以我们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老去,旅行中多陪伴就是最好的尽孝方式。——菜鸟
纵然和父母之间有太多习惯上的差异,但也不能因此缺少陪伴。学会理解父母才能让自己释怀。——小五
我们要尽可能学着让自己接受新角色——导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成长。——成才
成人后,应该珍惜跟父母家人一起出游的时光,每次吵吵闹闹的出行都是温暖的记忆。——珞珈
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哪怕有过争吵,也总有温馨的回忆。——马力豆
来源:嘉定报
编辑:顾娴慧、顾翎译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