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和司马南这两位大人物,最近又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说白了就是有人觉得他们一个像白莲花一个像黑玫瑰,但咱老百姓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莫言老爷子那叫真本事,人家凭《红高粱》《蛙》这些扛把子作品拿诺奖,硬是让世界听见了中国故事。
反观司马南,整天在电视上拍桌子瞪眼,动不动就拍着胸脯说“我告诉你”,这招数用多了就像菜市场大妈吵架,看着热闹心里发怵。
要说这俩人真有啥共同点,那就是都爱较真。莫言较的是文学真,笔杆子底下藏着咱农民的血泪汗;司马南较的是嘴皮子真,键盘一敲就是三千字长文。
可问题是,一个较真能拿奖杯,另一个较真只能当网红。莫言写《檀香刑》里酷刑那段,人家是拿文字当手术刀解剖人性;司马南讲历史事件,倒像是拿菜刀剁咸菜——看着凶狠,没准自己先剁着手。
现在网上吵得沸反盈天,说白了还是个“真”字分高下。莫言的真在作品里,司马南的真在流量里。就像吃饺子,有人讲究面皮要筋道馅儿要实在,有人光顾着蘸酱水花哨。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谁在台上唱大戏,谁在台下抖机灵,瞪大眼睛一瞅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