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氏家居生活艺术馆整体的设计理念,由萌芽构成,到成型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且这些空间还在一直生长,与时俱进。品牌主理人区锦泽,为此付出了极多心血却乐此不疲。区氏的家居艺术,生活美学,对空间的铺陈运用,对中外美学的融会贯通,在2025年五一全新上线的区氏家居生活艺术馆中呈现,主理人区锦泽会为我们一一道来他的视角和背后故事。


区锦泽 区氏家具主理人

我们先由最令他放松的空间——明风书房讲起,时光流转,交流不息。

随主理人区锦泽开启明式书房


区锦泽:

区氏在中国传统家具行业深耕多年,品牌生产的核心理念始终是坚持以极致品质复刻经典。但空间陈设并不是一个固定的风格。其实从2019年的北京佳士得“汲古涵今 —— 当代书房艺术”展览开始,我们就一直以场景化的形式,探索中外经典设计在家居生活中的各种可能性。



2019年在北京佳士得举办的“汲古涵今 | 当代书房艺术展”

明风书房,是我打造“随艺而安”系列的开端,从功能上来说是一间书房,从情感上来说它就是自己待的地方,所以比较随性。

我小的时候,一个人特别喜欢去家里的工厂玩。因为那的空地上存放着好多木料,尤其是花梨木,每棵都很大,堆叠起来就像座积木城堡。我经常把喜欢的一些东西藏到那里面,觉得特别有安全感,也很有意思。

布置这间屋子的时候,我想着主要是自己在这,所以是比较放松的,有点童年时候“秘密基地”的那种感觉。这里面放了我的一些收藏,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有艺术家的原作,有复制品模型,有各式的家具,也有一些小玩意儿。将它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一些陈设的尝试,感觉可以玩起来。可能是因为我生长在中山,这个城市历史上华侨比较多,离港澳也近,不同文化元素的碰撞还是挺常见的,所以对我来说,不会有什么条条框框的负担。

有时候,各种物品的搭配在辗转腾挪之间会碰撞出一些巧思,很有乐趣。同时这也是一种审美的训练,你单独看一件东西以及把它放入组合之中去感受是不一样的,搭配多了,洞察力会越来越敏锐,总结能力也会提升。每隔一段时间,好像又会有新发现,这个游戏就不会腻。当自己的审美趣味能够交织出一条条有迹可循的线索,再能有点诙谐感,在我看来,空间就活了。





区锦泽:

可能用“设计”这个词稍微有点严肃了,毕竟我不是一个职业的设计师。

但是在布置它的时候,最先放置进去的是几件明式家具。因为中国古典家具对我来说,是最熟悉的日常,也是我最热爱并且觉得在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陈设空间的时候,我会觉得它像一棵树的根基,有了它才会有其他的旁枝。

进门后的视线中央,放置一张黄花梨画案,与折凳高低错落,前后配上官帽椅、圈椅,你会感觉整间屋子的气眼就汇聚在这了。顺着这口气侧后方立了一张体量相当的圆角柜,一扇窗在旁边开启,空间的多样性由此延展。这几件家具一放,就像定海神针,奠定了整体沉稳大方的基调。然后再通过罗汉床、翘头案、书架、边柜、香几完善使用功能,它们的造型或通透轻盈或着实稳重,有序穿插,平衡了整个空间的重量。明式家具差不多占到了整体百分之七十的配比。这部分相对传统一些,也会因为木质和线条利落的原因,给人有些偏硬的感觉。所以剩下的百分之三十,我运用了国外的经典家具,比如丹麦设计师的茶几和扶手椅,意大利设计师的拼色边柜和黄铜落地灯,德国设计师的巴塞罗那椅,日本设计师的蝴蝶凳,从材质、颜色、形状上去柔和整个空间的气质。同时也会注意家具之间呼应,比如画案、翘头案和茶几,旁边的折凳、蝴蝶凳和巴塞罗那椅,这两组在形制上都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区锦泽

在书房的主墙上,挂了一幅艺术家尚扬先生作品的版画。这间屋子的功能是书房。可能因为长期做传统家具,受古代文人书房形式的影响太深了,所以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在这个主墙上挂幅山水画。但我又不想过于古香古色,希望整个空间能感觉“新”一点儿,和“当下”有关联,然后就觉得尚扬先生的这幅作品特别合适。

《董其昌计划》,是他很重要的一个系列创作,持续了很多年。在中国绘画史上,山水主题的表达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与“文人精神”相关。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论,主要就是给当时的文人画家模仿古代山水画经典进行创作提供理论依据的。

但这幅三联画并不是要诠释“文人精神”,而是表达对人类与环境问题的关注。它从形式上看像是传统的山水长卷。左边是董其昌仿米友仁,中间是仿倪瓒,右边是用数码喷绘的图像,旁边还有一些拼贴手法的信息。既有传统的笔墨,也有当代的“技法”,这种并置,给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从观念到绘画语言对传统概念都进行了解构。

我对这幅作品之所以特别有感触,可能是因为自己一直处在传统家具行业,在时代的潮流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惑。比如经典的明式家具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它甚至影响了西方一些家具设计,从今天的审美来看,仍然不过时。但是,我们的生活方式确实改变了,它如何能很好的融入现代生活就成了一个问题。人们对于经典的认识探索,像一场永远不会结束的游戏,在时间的长河中常新。







区锦泽

搭配饰物,除去对于功能的考虑,最直接就是建立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可以从门类、材质、主题、造型、颜色、风格、或者是年代入手。在局部中无论是形成对比、还是呼应,最后都要注意配比的协调。整体来看,只有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浓淡相宜,一个空间才会有丰富度,有呼吸感,形成自己的节奏。

在进门处的书架上,我集中摆放了一些雕塑或者具有雕塑感的器物。从形式上看,有的繁复,有的简约。但即便同样是简约,基克拉迪文化的白色石头面具带着原始的气息,贾科梅蒂的“猫”透露出超现实的梦幻,布朗库⻄的“雄鸡”超越物质的精神层次,他们对于“抽象”的理解以及表达的出发点,是完全不一样的。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这种放到一起相互比较带来的直观感受,非常有助于了解和学习艺术史。


如果一组装饰再能串起故事性,或者烘托出某些意境,或者带有趣味的隐喻,那就更有意思了。比如这间书房,我觉得最诗意的地方就是从窗前那盏灯开始的,日光与夜光交替,就像一个恍惚的白日梦。

合金的松枝装置,木雕的雪山大士、云枕、“桐荫山房”的匾额,寥寥几物,勾勒出山水之境。一旁的古琴与香炉,又增添了几分听觉和嗅觉的想象,创造出另一重天地。静谧与空灵,它的气质游离于空间中相对现代的氛围,却毫不违和。仿佛时光虽在流转,但我们与古人的精神交流却从未停歇。









区氏家居艺术生活馆

2025年5月1日隆重上线

欢迎预约参观

摄影 | 山外

视频 | 山外X吕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