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学习书法,非常之刻苦、狂热,就像“书圣”王羲之,练字废寝忘食,把馒头蘸着墨汁吃了,也是浑然不觉,至于宋朝的“狂人”米芾,见到名家作品,更是走不动道,不惜跳船相逼,获得真迹。


除了这些名人,明朝有一位“富二代”,为了学习书法,散尽万贯家财,甚至一心一意的苦学王羲之50年,只愿掌握正统古法,堪为“最疯狂”的书法家,此人就是丰坊。


丰坊的名气不高,当代鲜有人知,可是论就实力,他不输同时代的文征明、董其昌等,史籍记载,丰坊乃是不折不扣的“富二代”,家藏诸多名帖,教育条件优渥,根基扎实,修养深厚。


519年杭州乡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举人,嘉靖2年,又考中进士,极具才华和天赋,而且丰坊嗜碑帖,卖尽祖传田产千亩,求购名帖,常夜以继日,心摹手追,家中建有一座“万卷楼”,藏书数万卷


余秋雨先生的《风雨天一阁》之中,所提及的“天一阁”,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3大家族图书馆之一,由范钦建造,此人是丰坊的故交挚友,早年曾在“万卷楼”抄书,间接影响“天一阁”建成。


并且天一阁的“镇馆之宝”——神龙本《兰亭序》刻本,也是丰坊制作,这些事迹和记载,充分证明丰坊水平之高,无愧于启功赞叹:“丰道生草书直追晋唐,神采焕悦,殊胜宋元间诸家”。


丰坊的草书最精妙,远胜赵孟頫、米芾等人,水平直追晋唐,我们欣赏50多岁,抄写的《草书中庸》,字字“草法”尽备,生动至极,全卷长达5米,共计3600多字,日常所用草字,8成囊括其中,有利于系统、完善的掌握古法。


丰坊以流动的线条演绎“中和之美”,用狂放的笔势诠释“至诚之道”,运笔多用中锋,效仿古人势态,不断衄错、顿折,线条如锥画沙,筋骨刚健,质感高级。

其实乍一看,丰坊的流动感,与王羲之相似,但是相比之下,丰坊更显明快、大气,还有几分篆隶的质朴古意,个性且传统,格调丰富多变,令人回味无穷。


这幅《草书中庸》是罕见的真迹传世,字迹清晰,着墨润丽,每个笔画的细节,明细可察,可时常临摹,初步了解古人笔法,提升自我基础,行笔沉着而潇洒,不受“鬼画符”侵扰,呈现正确的艺术性。


而今,我们对丰坊《草书中庸》,进行1:1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与原作毫无二致,此品是手工经折装,装裱精细,使用翻折设计,便于临摹和查找。


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市面罕见,独此一家,见此品如见原作,此品还有一款放大版,等比例放大,毫不失真,更易观察细节,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