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生机盎然。4月28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推出的《中国反腐败执法司法蓝皮书(2024)》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指导,国创会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办,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北京中企领创企业管理研究院承办。会议旨在通过对《中国反腐败执法司法蓝皮书(2024)》的样本研讨,以高质量皮书将党和国家反腐败决策部署、反腐败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执法司法实践进行年度集萃,向国内外展示中国特色反腐败之路,加强反腐败国际传播。
来自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湘潭大学的50余名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分为致辞讲话、编撰汇报、研讨发言三个阶段,分别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最高人民检察院纪检组原组长莫文秀,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海和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刑法研究所教授刘建主持,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编辑,中央党校出版社社长戴小明等为蓝皮书揭幕。
中央纪委驻司法部原纪检组长岳宣义,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王晓鸣,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原研究室主任李雪勤,湘潭大学校长廖永安先后致辞。一致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推进执纪执法和刑事司法有机衔接”做出重要部署,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反腐败斗争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提供了指引和遵循。《蓝皮书》的出版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是讲好中国反腐败故事的重要举措,是反腐败执法司法实践的系统总结,是国创会对外宣传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和拓展。要以蓝皮书的出版为契机,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要以蓝皮书的出版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强反腐败工作研究,全面总结反腐败执法司法实践经验;要以蓝皮书的出版为重要载体,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反腐败道路的宣传,讲好廉洁中国的生动故事,让世界看到一个政治更加清明、政府更加清廉、干部更加清正的中国。
《蓝皮书》主创团队负责人、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任、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院长吴建雄教授,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执行院长李蓉教授、副院长张义清教授、副院长穆远征教授、杨立邦研究员,介绍了蓝皮书的总体框架内容。《蓝皮书》编撰框架由“决策与规范”“执法与司法”“惩治与预防”“经验与启示”“法理与学理”五个版块构成。力求从反腐败执法司法这一定位出发,以“决策与规范”为基本前提,主要反映本年度党中央关于反腐败斗争的决策部署、党和国家反腐败规范性文件。“执法与司法”为主体要义,主要反映反腐败监察执法工作,包括反腐败监察执法数据、执法概况等;“惩治与预防”为构成要件,主要对领导干部、重点领域、新型腐败隐性腐败等典型案例分析;“经验与启示”为理性观照,主要反映打铁必须自身硬,以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高质效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基本经验;“法理与学理”为学术支撑,主要反映学术研究谱新篇,包括反腐败研究标志性论文、反腐败相关学术论文年度辑览、反腐败执法司法学术论文摘要等,为推进反腐败监察法学学科提供重要参考。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东,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中国犯罪学会副会长魏昌东、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图书和文化馆副馆长、编审焦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副编审冯研,《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专题编辑王丽,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周思才、李沛等先后研讨发言。一致认为,《蓝皮书》以全面记载中国反腐败事业的年度推进与发展为目标定位,填补了国内皮书编撰,特别是反腐败制度,执法司法与学术研究发展皮书编撰工作的空白,具有创新性和里程碑的意义;其次,蓝皮书定位科学适当、体系完备,具有中国特色皮书与一般学术著作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服务社会的定位,用皮书服务社会就是要将皮书所提供的信息作为某一领域国家治理的基础性资料,以系统科学的展示模式使党和政府、社会公众、学术界通过对特定问题进行话语体系的构建,以揭示特定领域治理的进展情况与制度发展的内在需求。
十三届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员、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顾问谢勇在总结讲话中说,这次会议是在全党开展八项规定精神教育活动和贯彻实施修订《监察法》的重要节点上召开的。编撰《蓝皮书》必须科学把握党风廉政宣传工作新任务新使命,紧扣党和国家重大部署、突出反腐败执法司法主题宣传,不断壮大主流舆论;通过党的纪律建设、作风建设、法规建设和反腐败执法司法的宣传,为广大党员干部忠诚履职和使命担当提供鲜活读本,为深入贯彻党的三中全会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策部署奉献智识力量。
责任编辑:李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