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季节到了,此时正是北方的早春,春意尚浅,只有迎春花开着零星花儿,好在,天气已经回暖,即便刮起大风,也不会让人觉得很冷,好希望能下一场春雨,哪怕是小点也行。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被这春雨触动心弦,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诸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
唐朝诗人孟郊也有一首歌咏春雨的诗作,写的非常生动。孟郊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苦饮诗人,诗风多清冷苦涩,作诗苦心孤诣,自己为难自己,仿佛为诗所囚,故人称“诗囚”。
孟郊一生坎坷,幼年丧父,家中清贫,在慈母的督促下,先后奋斗了几十年,终于在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于是,他心花怒放地写下了千古名句:“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直到五十一岁才被选为溧阳县尉,但他对于这种小官一点也不上心,而是经常外出游山玩水,吟诗作乐。某日,一场春雨过后,孟郊心有所感,写下一首《春雨后》。诗作原文如下:
昨夜一霎雨,
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
虚庭草争出。
这首诗的大意是:
昨天夜里,下了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这是上天要复苏万物的征兆。
万物之中,又是什么最先知道春天到来呢?看那虚旷的庭院里的小草正在争相出土发芽。
孟郊这首《春雨后》是一首歌咏春雨的五言古诗。
整首诗开篇先写夜来春雨情景,以及春雨之有意,虽然只是“一霎”,却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及时雨,是一场唤醒万物的多情雨,是一场传递春天讯息的先声雨。
然后,继续用拟人手法写万物复苏时的感受,看上去庭院里空空旷旷,什么也没有,但春雨的鬼斧神工之处,就在于将“虚庭”变成一片诗意盎然的“绿庭”。
诗中最后一句:“虚庭草争出”,其中的一个“争”字,正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中的“闹”字,此字一出,而境界全出。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流畅;简洁平易,通俗易懂;文字凝练,字字珠玑;语浅情真,质朴可爱;清新隽永,意境清幽。
突出特点是采用拟人手法,用最朴素的语言,生动传神地描绘了一场春雨过后的喜人景象,万物复苏,花花草草争相冒出,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向世人呈现了一幅绝美的春雨复苏图,给人以美感享受。
雨水落,万物生。雨水不仅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更带给人们很多美好希望,从此,人们就更进一步走进明媚的春天,在享受春天温暖的同时,期盼着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