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五一" 小长假的消费市场犹如春潮涌动,各地商圈人潮涌动、景区游客如织的场景重现。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 22%,旅游消费总额突破 1500 亿元大关,餐饮、零售等领域的消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这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既折射出我国消费市场的强大韧性,也显现出消费升级带来的结构性变革。


旅游市场呈现多点开花格局,西安大唐不夜城的沉浸式演艺日均接待量达 8 万人次,杭州西湖景区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 60 万。各地文旅部门推出的 "非遗 + 旅游"" 博物馆奇妙夜 " 等创新项目备受青睐,文旅融合项目消费额同比增长 35%。在政策引导下,乡村旅游焕发新活力,全国乡村旅游接待量占总出游人次的 42%,农文旅综合体消费额同比上涨 28%。这种多元化、品质化的消费趋势,印证着我国居民消费正从基础需求向体验式消费跨越。

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升级在餐饮领域尤为显著。北京簋街、成都宽窄巷子等美食街区单日客流量较平日增长 3 倍,老字号餐饮企业营业额平均增长 45%。值得关注的是,人均消费 300 元以上的高端餐饮预订量同比增加 67%,米其林餐厅预订提前两周即告罄。这种消费分级现象表明,在消费升级主旋律下,不同消费群体都在寻找符合自身需求的品质服务。

实体商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催生新消费场景。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引入 AR 虚拟试衣镜后,连带销售率提升 40%;深圳万象天地通过数字藏品营销,年轻客群占比提升至 65%。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全国重点零售企业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增长 52%,绿色家电以旧换新交易量是去年同期的 2.3 倍。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消费模式,正在重塑传统商业格局。

各地政府精准施策为市场注入活力。全国累计发放消费券超 50 亿元,直接撬动消费逾 200 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惠及 90 万家中小微企业。市场监管总局部署的 "五一保供稳价" 专项行动成效显著,重点商品价格波动幅度控制在 3% 以内,消费者满意度达 92.6 分。这些政策组合拳既保障了市场平稳运行,又有效释放了消费潜力。

从海南离岛免税店日均销售额破亿,到西北民宿集群入住率达 95%,从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租赁量翻番,到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消费额增长 41%,这个 "五一" 假期绘就的消费图景,展现着中国经济的蓬勃活力。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和需求端潜力释放,消费这个经济增长 "主引擎" 正迸发出更强劲动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