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计划一次性甩卖43个海外港口,但由于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市监总局及时出手,一纸禁令,紧急叫停了此次交易。
如果将此次交易的43个港口尤其是巴拿马运河的几个港口交易,联系最近美国向埃及喊话施压,再加上美国本已基本控制在手的马六甲海峡,这几件事情联系一起看,其背后似乎隐藏着全球海权的博弈,特朗普的野心若隐若现。
那么,特朗普真的在下一盘全球海权的大棋吗?我们今天来说说这事。
近日,面对总局对长和集团的反垄断调查,长和集团拟对旗下资产进行拆分,以规避审查和资产转移,想玩一招“金蝉脱壳”。
对此,国家市监总局明确要求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此举无疑是对长和一种警告,一意孤行将承担法律后果。看样子,长和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其实,李嘉诚的港口交易计划,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关键在于其背后牵扯的利益方和可能带来的全球航运格局变化,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国家安全和航运格局。
特朗普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企图利用贝莱德来达成其控制全球海权的战略目标。他先是逼迫巴拿马答应美国军舰免费通航巴拿马运河,后继续加码,要求美国商船通航也要免费,无非想进一步控制巴拿马运河。
同时,特朗普也对苏伊士运河下手了,以同样的伎俩,对埃及发出信号,要求美国军舰和商船通航苏伊士运河全部免费。
为了助攻,美军甚至调动“杜鲁门”号、“卡尔文森”号两艘航母进入红海,表面上是为了对付胡塞武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掌控红海制海权,向埃及施压,为美国军舰和商船开绿灯。
至于马六甲海峡,由于美国已在新加坡驻军,等于基本上已控制了这个战略要冲。
如果美国能够实控马六甲海峡,再加上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那么这么看来,美国等于基本上掌控了全球海权,形成一张对全球航运具有绝对控制力的大网。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对海上航线的依赖程度极高。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等关键水道,都是中国国际贸易和能源运输的重要通道。美国若掌控这些航线,无疑将对中国的发展构成巨大威胁。
那么,特朗普的野心有望实现吗?他这盘大棋下得了吗?先说结论: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特朗普2024年12月还没入主白宫时,就多次宣称“巴拿马运河是美国重要资产”,并威胁要“收回”控制权。在2025年1月正式就职后,就安排国务卿鲁比奥推动此项工作。
此举被外界解读为特朗普拟通过控制巴拿马运河,达到降低美企成本、强化对拉美影响和遏制中国贸易网络“一箭三雕”的目的。
但现实是,美国如果强行收回运河管理权,相当于主权入侵,将引发国际法危机,师出无名,无论如何也站不住脚。
对此,巴拿马总统多次强调“主权不容谈判”,定会抵制美国干预。中国、欧盟也表态支持巴主权,美如果一意孤行,将面临国际舆论上的孤立无援。
至于苏伊士运河,特朗普同样向埃及施压,想要免费通行后,加强对运河的控制,意欲打压中国贸易。
为此,美军在红海附近部署了两个航母战斗群,虽说同时兼顾应对也门胡塞武装,实质为确保运河安全的同时,强化美国对中东的军事存在。
但运河的收入是埃及的主要财政收入,埃及不可能将财政自主性交给美国手上。同时,我国及时介入,主动与埃及深化合作。如我国显然早已看穿特朗普“醉翁之意不在酒”,与埃及开展了“文明之鹰 - 2025”联合军演。这一行动意义深远,通过联合军演,中国不仅展示了军事实力,更是向埃及传递了坚定的支持信号。
至于马六甲海峡,近段时间特朗普虽说并未谈及它,但从其这些年通过盟友关系和驻军对海峡的实控情况看,其目的性更为直接,其战略意图相当明显,目标直指中国。
不过,中国基本上已实现破局,最大的破局方案,那就是一带一路的实施,堪称不走寻常路的大手笔。数据说话:2023年中欧班列开行1.7万列,2024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达到1.9万列。2024年中欧班列发送货物207万标箱,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物流配送网络覆盖欧亚大陆。中亚班列2024年全年开行1.2万列,发送货物88万标箱。以2025年一季度为例,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26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51.1%……可以说,美想通过控制马六甲海峡来打压中国是行不通的。
除此之外,中国还有其他破局策略,如中巴经济走廊(瓜达尔港)运行和中缅油气管道的开通就分流了部分对马六甲的依赖。更何况,我们现在又多了一条运输通道,那就是北冰洋路线。此外,中国的军事力量不断加强,如航母、核 潜艇和大驱已能满世界航行,美国已难以控制全球海权。
所以,美国的所谓海权控制战略有着极大的局限性,根本就是一句口号而已。毕竟,控制运河等于直接侵犯他国主权,这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国际社会共识相悖,在法理和道义上根本行不通。
加之美国影响力一再下降,目前其昔日盟友也不再唯其马首是瞻,不太愿意为美国的单边行动埋单,凭美国一己之力很难实施。
总之,特朗普的想法和行动只是反映了美国对传统海权优势的焦虑,但当前全球贸易格局已是今非昔比,如北极航道、中欧班列等就削弱了运河的优势地位;再如东盟、中东国家已通过多边合作增强议价能力,拒绝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美国想通过运河来控制很难付诸实际。
所以,我国前段时间对李嘉诚的港口交易的紧急叫停,实则也是全球海权博弈的一次交锋,如果将此事放到国际大背景下看,我们的直接干预也就顺理成章了。
总之,特朗普对三条主要国际运河的想法和行动本质上是 “美国优先” 战略在海权领域的延伸,但其 “控制” 目标更多表现出一种政治姿态,而难以付诸实际,毕竟,未来的全球海权格局,已非单一国家的霸权控制所能主导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