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日,山西省纪委监委发布重磅通报: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赵队家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这位曾手握交通建设“命脉”的高管,究竟如何从“技术精英”沦为“反面典型”?背后细节值得深思!
事件回顾:从“通报”看问题本质
据官方通报,赵队家的问题可谓“五毒俱全”:
对抗组织审查:被查期间企图串供、伪造证据,妄图掩盖违纪事实;
权钱交易:长期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利用职务便利在工程承揽、款项结算等领域为他人谋利;
家风败坏:默许亲属利用其职权谋取私利;
胆大妄为:甚至在十九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
这些行为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廉洁纪律,最终被“双开”(开除党籍、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已移送司法机关审查起诉。
人物背景:技术能人为何走上歧途?
赵队家并非“庸碌之辈”。公开资料显示:
深耕交通系统:长期在山西交通领域工作,从基层技术岗位一路升至山西交控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分管高速公路建设等核心业务;
“专家型”领导:作为总工程师,其专业能力曾获认可,参与过多个省级重点交通项目;
权力集中:山西交控集团资产规模超5000亿元,负责全省高速公路建设运营,而赵队家手握工程审批、招投标等关键权力,却未守住底线。
堕落轨迹启示:
技术能力≠党性修养。赵队家的案例警示,党员干部若放松自我约束,即便业务能力再强,也会在“围猎”中迷失方向。
深度剖析:反腐为何紧盯国企高管?
近年来,山西交通系统已有多名高管落马,赵队家案再次释放强烈信号:
交通领域成反腐重点:工程项目资金密集、利益链长,易滋生腐败;
国企“一把手”监督难题:权力过于集中,制度执行不力,导致“靠企吃企”;
“三不腐”机制深化:山西持续加大国企反腐力度,强调“查处一案、警示一片”。
网友热议:反腐没有“休止符”!
事件曝光后,舆论普遍支持严惩腐败:
“技术人才更应珍惜羽毛!”
“严查交通系统,才能让每一条路都干干净净!”
“退休不是护身符,伸手必被抓!”
也有声音呼吁:需从制度上压缩权力寻租空间,让技术回归专业,权力回归人民。
结语:清廉是福,贪欲是祸
赵队家案的查处,既是党纪国法的胜利,也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深刻警示。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无论是谁,只要触碰红线,必遭雷霆之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