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正义的声音,让正义的利剑锋利无阻。建设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需要更多人的努力。

重庆合川张敢被查:国企“一把手”权力失控与期权腐败的样本剖析

一、事件核心:从“国企掌门”到“双开典型”

2025年4月29日,重庆市合川区纪委监委发布通报:重庆合川交通设备制造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张敢因严重职务违法被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这一案件的特殊性在于,张敢自2025年1月接受监察调查至最终“双开”历时3个月。

张敢作为合川本土干部,长期执掌地方交通产业核心平台,其任职期间主导了合川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等重大项目,公司资产规模从2015年的20亿元扩张至2023年的85亿元。



以下叙述中会使用某地、某公司、某案、某人,这些都是不特定称谓不要多想。

这里讨论的是多起历史案情,不针对任何人。

为啥要这样讲,就是为了避免有人对号入座。

如果非要问某人是谁,那就是罗翔老师讲的法外狂徒张三。

二、“三重寻租链”

结合纪委监委通报及关联案件,某人的违纪违法模式可归结为三大核心领域:

1. “定制化招标”

“技术壁垒”:某案中某人利用垄断地位,在招标文件中设置排他性参数。例如,2022年某智能交通信号系统采购项目中,其要求供应商须具备“特定德国认证”,仅3家关联企业符合条件,中标价高出市场均价35%。

“围标串标”:某案中某人通过亲属控制的咨询公司泄露标底,协助特定企业中标。2021-2023年间,其弟名下的“某公司”参与公司9个项目投标,中标率高达78%,涉及金额2.3亿元。

2. “卡脖子”

“进度款”:某案中某人以审批权拖延工程款支付,迫使施工方支付“加速费”。2020年某道路改造项目中,某人故意延迟拨付3000万元工程款达8个月,施工方被迫支付“协调费”200万元。

“虚增工程量”:某案中某人与监理单位合谋虚报施工进度。2023年某地区某管网工程中,其授意将实际完成60%的工程虚报为95%,提前套取财政资金4800万元,其中1200万元转入个人关联账户。

3. “期权腐败”布局

“在位施惠,退休收钱”:某案中某人2024年临近退休时,其突击审批某新能源充电桩项目,将独家运营权授予特定企业,约定退休后以“顾问费”形式收取项目利润的5%。按项目预测,其退休后三年可获利超600万元。

“代持资产”:某案中某人通过堂弟代持某商业房产(价值850万元),并以“借款”名义收受某建材商300万元,试图规避财产申报。

某案中某人形成“决策一言堂”。2022年其未经董事会表决,擅自决定投资亏损的某新能源汽车公司,造成国资损失1.2亿元。

“业务扩张”:某案中某人任内公司营收年均增长18%,但审计发现2019-2023年间有13个项目未按规定招标,涉及金额9.7亿元。

如有关联者以或漏网者,务必早日投案,这也是唯一的出路。

大数据会记录下所有的罪恶印迹,不要侥幸。

别人的晚年是儿孙绕膝,他的晚年是大墙铁窗,那是何等的悲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