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来袭
你是准备去各地品尝美食
还是去郊外露营野餐?
美食虽好,但稍不留神
可能“病从口入”!
这份《“五一”饮食安全指南》
请及时查阅
助你假期吃好玩好,健康不“掉线”!
Part 1:野餐/露营党必看
⚠️高风险操作⚠️
❌野炊用溪水洗菜、露营喝生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未处理的自然水是户外旅行者腹泻的主要诱因之一。
❌肉类、海鲜等解冻不彻底,容易出现“外焦里生”“外熟里生”。
❌ 提前制备好的生冷食品(如寿司、沙拉)或熟肉制品等,常温放置时间过长,滋生细菌的风险显著增加。
广东疾控来支招
1. 使用安全的水:避免喝未经消毒的水,建议自行携带干净安全的瓶装饮用水。
2. 彻底加热:肉类、海鲜等冷冻食品,必须充分解冻,并彻底加热(中心温度≥70℃)。烤串类需避免“外焦里生”。
3. 现做现吃:寿司、沙拉、三明治等即食食物从制作到进食不超过2小时,避免使用鱼生、蛋黄酱等易变质配料。
4. 便携保鲜:使用专业户外保鲜箱(内置冰袋/干冰)冷藏易腐食物,确保冷食中心温度≤4℃。
5. 便捷食品推荐:不具备烹饪条件时,建议携带火腿肠、面包、饼干、坚果、饮料等无需加工的食品,方便快捷,谨慎选择寿司、沙拉等容易变质的食品。
Part 2:吃货探店指南
⚠️高风险操作⚠️
❌点油炸烧烤类菜肴:高油盐加重代谢负担,长期食用增加慢性病风险。
❌火锅未熟透或吃凉菜:生肉、贝类、凉菜等食物因源头或加工制作过程易污染致病菌,食用前未充分加热,会增加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购买路边摊烤肉、凉皮、果切:食物加工环境脏乱、原料来源不明,发生食源性疾病风险较高。
❌光顾农家野味店或自行采挖野菜野生蘑菇:食材来源不明或未经检疫,误采误食等引起中毒风险高。
正确的饮食指南
1.优选健康烹饪方式:点菜时,优先选择炖煮、红烧、清蒸等方式烹饪的菜肴,避免油炸、烧烤等高油高盐的方式,以减少对身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2.火锅煮熟煮透:食用火锅要注意煮熟煮透,加热时间太短存在食品安全的风险。另外,需慎重选择冷荤凉菜等高风险食品。
3.少吃、不吃路边摊:尽量不吃路边摊美食,特别是烤肉串、烤肠、炒河粉、拌凉粉、拌凉皮之类的食物以及切好分装的水果和果切类点心等,其食材来源、清洁卫生状况无法得到保证。
4.选择正规经营的餐厅:前往正规经营、供餐环境较好的餐厅探店用餐,不吃农家野味或自行采挖野菜野生蘑菇。
5.保存小票:外出消费尽量保存好发票、小票、电子交易记录等有效凭证,以便能够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温馨提醒
一旦发生食源性疾病,应马上到医院就诊,不要自行服用药。同时,保存可疑食物残渣,方便检测溯源。
这个“五一”
让美食只留回味,不留风险!
来源:广东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