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南江胸前挂着望远镜,身上背着干粮,独自一人徒步翻山越岭,开启一天的巡护工作。

39岁的南江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生态管护站的一名管护员。自昂赛乡被划入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园区后,开始实施生态管护员“一户一岗”制度,牧民们从放牧者转变为生态管护员,成为建设国家公园的重要力量。

“年少时,我喜欢爬上山头,望着郁郁葱葱的山林和草原,心中无比畅快。2017年我响应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号召,成为一名生态管护员,将对自然的深情转化为守护家乡绿水青山的实际行动。”南江说。

生态保护是一门复杂的工作,需要学习识别野生动物、动物救助等知识。南江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详细调查管护区域内的生物种类,改进日常管护工作。在南江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其所在管辖区域和牧群小组范围内的许多珍稀动植物数量明显增多。

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科学管护需要网格化巡查,定期对辖区的湿地、林地、草地等进行巡护。南江每天天不亮就出发,穿梭在崇山峻岭间和密林深处,守护着辖区的草原森林。

生态环境保护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南江出门总是带一个编织袋,看到塑料袋和饮料瓶等垃圾就捡拾回来,不让垃圾留在草原和河道里。他还积极开展生态教育宣传活动,带领村民参与监测水质、野生动植物反盗猎巡护等公益活动。

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有1.7万多名生态管护员,南江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绿色发展的美好篇章。(经济日报记者 石 晶 拓兆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