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渔业资源保护与水域生态治理,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印发通知,全面启动“渔政亮剑2025”系列专项执法行动。此次行动紧密围绕黄河、海河禁渔管理、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涉渔“三无”船舶整治等五大重点领域,旨在通过全链条监管与跨部门协作,筑牢山西渔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根基。



黄河海河禁渔:水陆联动严打非法捕捞

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环节,山西将在4月1日至7月31日(黄河流域)、5月16日至7月31日(海河流域)实施禁渔期制度。行动聚焦汾河、沁河、滹沱河等重点水域,针对电鱼等非法捕捞高发区域,采取“水上巡查+陆上布控+交界水域联合执法”模式,实行分片包干与高频次巡查,对万家寨水库、小浪底水库等渔船集中地实施驻点监管。同时,联合市场监管部门严打“野生鱼”虚假营销,从捕捞、销售两端切断非法产业链。值得关注的是,山西首次明确禁止“一人多杆、一杆多钩”的生产性垂钓,休闲垂钓需遵守各市差异化规定。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栖息地与经营链双轨监管

5月1日至10月31日,山西将针对大鲵、海马、鲟鱼等珍稀物种,开展栖息地巡查与经营利用专项整治。在吕梁、临汾等大鲵主要分布区,执法力量将深入自然保护地,严查非法猎捕行为;同步联合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对餐饮场所、中药材市场进行拉网式检查,重点打击未经许可经营水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针对海洋馆、水族馆等繁育展演场所,将运用全国水生野生动物管理信息系统,逐一核查珊瑚、海龟等物种的在养数量与许可资质,对来源不明的个体依法严肃处置。

“三无”船舶与违规渔具:全链条清零行动

针对涉渔“三无”船舶(含套牌船)及电毒炸鱼等突出问题,山西将开展全年常态化整治。联合交通、公安等部门实施水上联合执法,对无法提供合法证书的船舶一律依法拆解;通过“线上监测+线下清查”,严打违规网具生产销售行为,对休禁渔期内使用电毒炸鱼等禁用方法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此外,全省将定期开展涉渔器具集中销毁活动,通过以案释法强化社会警示。

安全生产与养殖监管:筑牢渔业发展底线

在安全生产领域,山西将聚焦养殖棚体、用水用电及渔业船舶安全,全年开展隐患排查。重点整治船员无证上岗、救生设备配备不足等问题,对重大隐患实行“整改销号制”,确保船舶“隐患不清除、坚决不出海”。水产养殖监管方面,将严查投入品使用记录、养殖证持证情况及苗种检疫流程,严厉打击使用禁用药、伪造生产记录等行为,从源头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此次专项行动凸显山西“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的监管思路,既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战略,又紧扣渔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各市建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于4月30日前报送联络机制,并按节点提交执法总结。随着系列措施的落地,山西将以“零容忍”态度守护水域生态红线,推动渔业治理能力与产业效益双提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