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又来老一套,放话说中美正在接触,结果中国外交部马上否认,直接堵死了他的台阶。

中国还顺手来了一招更狠的,暂停采购美国大豆。

美国农民急了,特朗普也急了,开始四处找人接盘。

日本,一个不小心当成了这个倒霉蛋。



谈判还没开始,美国就先来一波狠的:汽车加征24%关税、逼着进口大豆、还要多交驻军费。

日本心里苦,但又不敢明说,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这还只是“谈判前”的热身,接下来的戏,才刚刚开始……



最近,中美之间的贸易博弈再起波澜。

特朗普宣称正在与中国沟通,希望恢复贸易谈判。

但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迅速出面澄清,明确表示没有接触。



2025年4月25日,我国果断出手,宣布大幅削减美国大豆的采购量。

要知道,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占其出口总量的六成。

美国中西部的“铁锈地带”依赖大豆等农业出口维持生计,而这些地区也是特朗普的重要票仓。



中国这一招,让美国农业界极为不安。

美国国内大豆产业每年创造超过680亿美元的GDP,涉及约350万个就业岗位。

如今中国突然减少采购,等于切断了一个重要市场,对美国豆农来说是沉重打击。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特朗普不得不向其他国家寻求帮助,日本便成了他锁定的对象。



今年2月7日,日本经济再生大臣石破茂访问美国,与特朗普会面,并送上厚重礼单。

他承诺,日本将在美国的投资提升至1万亿美元,同时增加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并表达对美国产生物乙醇等燃料的兴趣。

这番表态,显然是对特朗普的“投其所好”。



美方也表现出一定的欢迎态度,称日美关系正走向新阶段。然而仅仅过了几天,特朗普便宣布对全球征收新一轮关税。

让日本没想到的是,他们不仅没能幸免,还成了“重灾区”。



美国对进口日本汽车加征24%的关税,并于4月3日正式生效。

要知道,日本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中,汽车占比最高。

2024年,日本出口美国的商品中,汽车占到总额的28.3%。



汽车产业是日本制造业的支柱,占GDP的8%以上。

美国加征关税之后,日本车企要么涨价,要么压缩利润。

不少分析机构预测,汽车销量可能因此减少8%至26%,利润下滑在6%至59%之间。



如果最糟糕的情况发生,即日本完全失去美国汽车市场,其经济损失可能高达13万亿日元,约合1000亿美元。

与此同时,日元贬值和国际不确定性也让市场雪上加霜。

4月3日,日经指数下跌4.5%,为去年8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到4月7日,跌幅累计达7.83%,直接击穿31000点心理关口,引发日本国内严重担忧。

石破茂在4月4日的内阁会议中,首次将关税危机称为“国难”。

他呼吁执政党与在野党暂时搁置分歧,共同应对这场危机。

4月7日,他还与特朗普通了近半小时电话,但谈判未见明显成果。

特朗普在公开场合继续表达对美日贸易失衡的不满。



就在双方僵持之际,日本宣布于4月16日前往华盛顿进行贸易谈判,原定为部长级对话。

日本派出的是赤泽亮正,美国方面原定为财政部长贝森特。

然而在赤泽亮飞往华盛顿途中,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平台宣布自己将亲自参与谈判。



消息传来,日本团队措手不及,会议地点也临时改到白宫。

外交惯例中,一国元首直接参与部长级谈判十分罕见,这说明特朗普对本次谈判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内市场动荡,美股下跌,美债利率上升。



尤其是中国的反制措施之后,有传言称日本政府内部也在讨论是否抛售美债。

虽然日本官方随后否认,但这无疑给美方带来更大压力。

日本目前是美国最大的海外债主,持有超过1万亿美元美债。

特朗普选择亲自上场,显然是为了向日本施加更大压力。



特朗普还提出,要求日本承担更多驻日美军的费用。

这一议题此前他在任期间就曾提出,甚至一度要求日本每年支付80亿美元的驻军开支,而目前日本只承担了其中的86%。

特朗普显然希望将这笔费用全由日本承担,甚至包括美军士兵的工资。



日本方面对此表示反对,希望将军费问题与贸易谈判分开处理。

但特朗普显然并不愿意妥协,会后他对媒体称“会谈很满意”,但日本方面则表示“尚未取得结果”。

双方计划继续举行下一轮谈判。



就在两国谈判进入下一阶段前夕,4月25日,日本表示有意向增加进口美国大豆。

这一动作被外界视为日本向特朗普递交“投名状”,意图缓和汽车关税与军费的压力。

但从实际来看,日本对美国大豆的需求远不如中国强劲。



中国每年进口3600万吨美国大豆,主要用于养猪等畜牧业。

日本则主要用于食用油,每年进口量约为350万吨,占其大豆总进口量的66%。

即便日本将大豆进口量提升至500万至600万吨,也远远无法替代中国市场留下的空缺。



外界普遍认为,日本“接盘”美国大豆更像是象征性的姿态,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替代。

面对特朗普咄咄逼人的态度,日本国内的不满情绪逐渐浮现。

许多民众认为政府过于迁就美国,尤其是在汽车关税、驻军费用及大豆进口等问题上,一再退让只会加剧国家的经济负担。



日本媒体评论指出,美国并非真正重视日美关系,而是看重经济利益。

甚至有评论称,日美关系并非“纯金”,更像是“镀金”——表面光鲜,实则利益交换。

2024财年,日本破产企业超过1万家,创下11年来新高。



如果今年继续受到美国关税冲击,日本经济或将更加低迷。

有分析机构已将日本今年GDP增速预期下调0.2%,日本国内甚至更悲观,认为将下降0.4%。

除了民间声音,国际评级机构也密切关注日本的经济前景。



多个机构在4月下旬陆续下调日本信用评级展望,理由是对美国市场的高度依赖让日本在全球贸易战中极为被动。

如果日本未来不能有效多元化其出口市场,同时持续受到美方关税及军费压力,其经济可能进入长期停滞甚至衰退期。

国际社会对日美谈判的最终结果保持高度关注。



特朗普发动的新一轮关税战,将多国卷入谈判漩涡。

而日本作为第一个与美国谈判的国家,无疑成为他展示“强硬”立场的样板。

尽管日本试图用投资和进口大豆换取关税上的缓解,但特朗普的多重要价。



从汽车关税、军费分担到贸易顺差——使得日本的处境越来越被动。

日本如何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同时保住自身的经济利益,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考验。

文/编辑:千寻小百科

观察者网:2025-04-25《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中国青年报:2025-04-25《率先与美国进行关税谈判 “日本第一”有利有弊》
环球时报:2025-04-18《日关税谈判,第一轮无突破》
第一财经:2025-04-09《美国“对等关税”如何影响日本?仅汽车关税恐抹去日本一年经济增幅》









举报

评论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