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刘昶荣
“既激动又紧张!”4月28日下午,51岁的陆亚云从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滔手里,接过全国首批长期照护师证书后感慨道:“做梦都没想到,我一个初中毕业的普通人,能有今天这样的机会。”
同时领到长期照护师证的还有沈小小,这位年仅20岁的年轻人觉得,长期照护师这个职业证书,让她的未来更有了方向感。此次考试颁发的证书是初级工,未来,沈小小还打算考中级工和高级工。
陆亚云(右一)和其他取得证书者合影。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摄
当天下午,全国首批长期照护师证书颁发活动在江苏南通举行。陆亚云、沈小小等81位考生通过考试,取得了长期照护师证书。4月19日,全国首场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在南通举行,共有100名考生参加考试。
此次考试使用全国统一开发的考试题库,采取闭卷机考和现场实践模拟操作两种方式,全面考查考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记者在实操环节的考场看到,考试内容包括穿脱衣物、排泄照护、清洁照护、饮食照护等方面。
南通医疗保障研究会会长顾忠贤表示,长期照护师的服务对象是享有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待遇的失能人员,对护理员的专业要求要更高一些,没通过的考生大部分是因为现场实践模拟操作环节不规范。
(小标)为失能老人提供专业护理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公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约有4500万失能失智人员。“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老年人的照护压力很大。为了解决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问题,2016年,我国开始试点长护险,南通是我国首批试点城市。
全国首场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考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摄
顾忠贤介绍,经过专业评定,确认为失能人员后,可以享受长护险的相关待遇。近10年来,南通长护险累计帮助11.7万失能人员,减轻家庭负担超30亿元。据了解,南通是全国著名的长寿之乡,人均预期寿命83.2岁,百岁老人近2000人,占江苏省的1/5。
陆亚云是为南通市失能人员提供护理服务的护理员。她每天早晨7点开始上门服务,一天可以照护6—7位老人,提供的专业照护服务包括头面部清洁、翻身拍背、洗澡、洗头、泡脚、测量血压血糖脉搏呼吸等。
“最让我感动的是,老人们总是早早地准备好等我去,有的老人还会拉着我的手说:‘你就像我的女儿一样。’听到这些话,我心里特别的暖。”陆亚云说。
在听说要举行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后,陆亚云第一时间报了名。2022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在职业分类大典中新增“长期照护师”职业工种,并于2024年2月共同发布了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
在明确了长期照护师职业基础依据、技能等级认定和培养培训的工作指南之后,国家医保局组织业内专家编写了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建立了国家题库,为长期照护新职业规范起步、规范认证提供有力支持。
拿到长期照护师证书后,陆亚云说:“这不仅仅是一张证书,更是咱们护理人员的底气!”
提供长护险居家护理服务机构的负责人王俊说,现有服务人员队伍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服务人员数量缺口显著,护理专业技能薄弱;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服务品质提升,影响了参保人的服务获得感与满意度。“我们迫切希望更多经过规范化培训的人员能够持证上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江苏省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亮表示,这张薄薄的证书标志着长期照护职业由零散化、非标化,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进一步增强了长期照护人员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激发他们自身的内生动力,为失能人员提供更好的照顾服务。
(小标)社会保险的“第六险”——长护险
长期照护师是为长护险设置的新职业工种。李滔表示,当前,我国老龄化形势较为严峻,老年人口基数大,进展快,促进了长护险制度的快速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立长护险制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至少在49个城市试点了长护险,覆盖了1.8亿人。
老百姓常说的“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长护险被称作“五险”之外的“第六险”,对于改善特殊困难老年人服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邱志强介绍,目前,江苏省长护险制度已经实现全省覆盖,参保人员超过6400万人,覆盖近四分之三的常住人口,定点长护服务机构达2610家、护理床位超9.4万张、从业人员近7万人,累计为60多万失能人员提供长期照护服务,长护险基金支出超110亿元。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南通市长护险服务项目已经从刚开始的10多个,拓展到30多个,包括洗头洗澡、进食排泄、口腔清理、沐浴、理发等多个生活照料类及医疗护理类项目。南通市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来源多元,分为个人缴纳、统筹基金、财政补助和社会捐赠等。其中,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
顾忠贤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被评定为失能人员后,可以享受护理员每周三次的上门服务,每次一小时,其中两次是两名护理员为一组,一次是一名护理员。之所以设置两名护理员,主要是为了在洗澡等特定操作环节保证失能人员的安全。
此外,南通市的长护险制度还探索出了辅助器具项目,这些器具包括销售类的纸尿裤、充气床垫、坐便椅和租赁类的家用照护床、手动轮椅等。以家用照护床为例,长护险基金每天花费约15元,个人只需支付约5角钱。
顾忠贤说,辅助器具推出后,纸尿裤获得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半夜起床给失能人员换纸尿裤,是照护人员的一大痛点,为此,南通市通过类似集采的方案,向生产纸尿裤的厂商提出了多项质量要求,比如在吸收1200~1500ml尿液之后,手放上去依然觉得干爽。质量标准确定之后,再以量换价,把纸尿裤的价格降低。
纳入南通市长期护理保险目录的纸尿裤有多个品牌,以最便宜的品牌为例,每片纸尿裤长护险基金承担1.28元,个人只需花3角2分钱。为了保证基金的可持续使用,每位失能人员每月可用50片纸尿裤,超出50片之后,需要个人承担相关费用。
细节体现照护温度,一片符合需求且便宜的纸尿裤,可以让照护人员和失能人员都能一夜好眠。
制度的完善和从业人员队伍的规范,将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惠及更多失能人员。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