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执政百日演讲中开场就强调“美国的黄金时代从此刻开始”,但现实数据揭示了截然不同的图景。
当天,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商品贸易逆差比上月增长了9.6%,达到1620亿美元。这一数字未经通胀调整,超过了彭博社对经济学家的调查中所有预测值,表明贸易对一季度经济增长造成了巨大拖累。与此同时,美国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发布数据显示,受预期恶化影响,美国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五个月下降,跌至新冠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
关税政策引发的供应链混乱、通胀压力和企业成本飙升,正将美国经济推向衰退边缘。
理想与现实
4月29日,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斯堡的万人集会上,以标志性的激昂语调回顾了执政百日的“历史性成就”。这场演讲以“让美国再次伟大”为基调,宣称其政策已重振美国制造业、缩小贸易逆差并创造了数百万就业岗位。他特别强调,“对等关税”政策是“历史性胜利”,将迫使贸易伙伴“公平对待美国”,并称“关税让美国国库充盈,让工厂回归本土”。
尽管演讲现场欢呼不断,但美国广播公司、《华盛顿邮报》和益普索集团27日发布的联合民调结果显示,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执政百日支持率为39%,为80年来最低,刷新了他第一个任期内创下的42%最低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百日演讲前夕,美国12个州组成的联盟向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关税政策“滥用行政权力”“缺乏法律依据”。诉讼文件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措施已导致企业供应链成本激增,并引发多国报复性关税。
现实数据与特朗普的乐观叙事形成了鲜明对比。标普500指数自特朗普就职以来已下跌约8%,并创下半个世纪以来最差的总统任期开局;美元指数已经下跌了约9%,有望在本月底创下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的最大跌幅;美国3月JOLTS职位空缺创半年新低,大幅不及预期;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五个月下降,跌至新冠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
关税影响深远
美国谘商会4月2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五个月下滑,预期指数更暴跌至54.4,远低于预示经济衰退的80点门槛。消费者对物价上涨的担忧达到历史高位:密歇根大学调查显示,未来一年通胀预期升至6.7%,为1981年以来最高水平,约三分之二的受访者将物价压力归咎于关税。
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高级经济学家斯蒂芬妮·吉夏尔表示,消费者对商业环境、就业前景和未来收入的预期均大幅恶化,反映出对未来的普遍悲观看法。值得注意的是,预计今后六个月就业岗位减少的消费者比例升至32.1%,与2009年4月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水平接近。对未来收入前景的预期五年来首次变成明显负面,显示出消费者对经济的担忧已经扩大到对个人处境的担忧。
高通胀与收入停滞的双重挤压下,家庭消费显著收缩。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模型预测,若剔除黄金等非GDP统计项,一季度美国经济可能萎缩0.4%,而亚特兰大联储的悲观情景预测甚至指向1.5%的负增长。
企业层面,关税的连锁效应已蔓延至多个行业。在特朗普赢得总统大选后,许多企业开始增加手机、电脑、药品、服装等商品的进口,以应对其关税承诺。
美国3月商品贸易逆差激增10%,达到创纪录的1620亿美元,这已经是连续第四个月进口额创下新高。其中,进口额增长5%,达到3427亿美元,与2024年同期相比更是大幅增长31%。
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关税政策与联邦裁员、移民驱逐等措施形成“三重冲击”,直接削弱劳动力供给并推高服务业成本,导致“类滞涨”风险骤升。
华尔街对经济前景的共识正快速恶化。彭博调查显示,经济学家将2025年美国GDP增速预期从2%下调至1.4%,未来12个月衰退概率升至45%。路透社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预计一季度GDP将以年化0.3%的速度增长,这将是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慢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