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带孩子出去旅游了吗?去哪里玩了?”

一到节假日,朋友圈里的父母们就热闹起来,马不停蹄地带孩子去旅行。

我发现,有些父母“带孩子出去旅游”的原因,等同为“带孩子见世面”,这显然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带孩子出去旅游,是见不了什么世面的

有些父母总会抱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想法,哪怕孩子年龄很小,也会坚持带着出门。



网友@小朝阳吐槽:

带孩子去成都看大熊猫,心想:女孩子应该会对这种萌萌的动物感兴趣吧!结果,她只记得在门口吃了一根不太好吃的烤肠。

果然大人眼中的世界,和孩子眼中的世界太不一样了。

所以,见到了和见识了完全是两回事。

我也是深有同感,带孩子出去玩了几天,遇到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彻底不走了。

孩子出门并不是看什么风景,捡地上的一个掉落的松果,树荫下遇到一群蚂蚁正在和大黄蜂搏斗,踩水的快乐……还有各个景区的玩具……

成年人和孩子思维根本不在一个频道……

没错,做父母的尊重孩子的兴趣,欣赏孩子独特的快乐,是孩子最大的幸运。

孩子的视觉角度和大人不一样,需要的是大人有童心,才能体会亲子乐趣,小孩子的世界很多的是乐趣,不是走马观花。



孩子的乐趣能细致到每一颗尘土,每一只小蚂蚁,若是以大人视角看,大多都会觉得挺莫名。

但若是蹲下来,跟着孩童的眼睛去看,会发现其实也别有洞天,接纳孩子的“奇奇怪怪”,会发现他们有多“可可爱爱”。

对孩子来说,出不出去旅行并不是要紧的事,只要是做他感兴趣的事,在哪都没什么两样。

在孩子看来,只要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哪其实都一样。

父母包容孩子的好奇心,尊重他们的兴趣,孩子自然能从中有所收获,有更为深刻的见识。

“带孩子旅游”说白了,就是一次消费的行为,而不是投资,主打快乐和陪伴。所以能不能“见世面”,压根就不是重点。



孩子这个年龄前,最好不要带他旅行

孩子年龄太小,还不会欣赏美景。有的孩子身体弱,换个地方,身体敏感会不舒服,不会说话只能哭。

同事说她一家,有一年为了跟朋友一家一起去玩,带着只有3岁的女儿,结果孩子发高烧,还好宾馆服务蛮好,打了车子送去当地医院,回来就住院了。

孩子受罪不说,带连累朋友一家游玩。

一般来说,5岁以下的孩子,随时随地睡觉、挑食、哭闹,不讲道理,水土不服,确实不能称之为愉快旅途,挑战是真有挑战。

事实上,带5岁以下小孩出门,是很辛苦很累的事情。而且结果往往是你觉得开心,小孩子未必开心的事情。



例如有些小孩子就是娇弱,出个门不规律的生活直接干趴下,轻的哭闹不止,重的给你水土不服,上吐下泻。

孩子真能要有记忆,估计也是痛苦的记忆。

另一方面,本来你可以轻装上阵,行程里爬个山,玩个水,想干啥干啥。

但现在带了娃,你得考虑娃走不走得动,能不能带入设施里,买个票还得考虑半价儿童票(有时候比大人票还贵)等等。

你总不能说,我带娃我就快乐吧。

这些代价,得失,成本,你怎么去平衡?

俗话说,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



旅行一旦不符合孩子的年龄,透支孩子的身体不说,大人也跟着遭罪。

五岁以下的孩子,去游乐场、动物园、图书馆足矣,景区最好别去了。对小朋友来说,就是看屁股。

太小的孩子出去旅行反而容易受罪。

对小朋友来说,玩具,沙,可以玩的水,必须达成一项,那个地方才是合格的旅游景点,如果有个滑梯更是绝杀……

有时候,大人出去玩,都是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很少考虑到孩子是否真需要。陪着孩子做他感兴趣的事,也不失为一个好安排。

你以为辛辛苦苦带娃出去是,为了让娃玩开心。可是对于小孩子来说,坐一路车去看看山山水水,未必有在楼下沙堆挖沙子玩的开心。



在孩子看来,只要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哪其实都一样。

父母包容孩子的好奇心,尊重他们的兴趣,孩子自然能从中有所收获,有更为深刻的见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