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加坡诈骗案件频发,多种新型诈骗手段悄然出现,大家务必提高警惕!
冒充警察部队职员
5人受骗
案情显示,骗子通过Google Meet与受害者视频通话,身着警察制服,自称是警察部队官员,称受害者银行户头存在问题正在接受调查,要求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银行户头信息和一次性密码(OTP)用于所谓的验证或协助调查。
自4月14日以来,警方已收到5起类似报案,总损失金额超过 2000 元。
大家请注意,警方不会通过电话或通讯应用程序要求公众提供银行账户信息、密码或 OTP,也不会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
无限次乘车卡广告
骗取银行资料
不法分子在 Facebook、Instagram 和 TikTok 等社交媒体上,冒充易通卡(EZ - Link)、“新易通” 卡(SimplyGo)或陆路交通管理局,推销 “无限次乘车卡”。以诱人广告吸引用户,声称能低价购买可无限次搭乘公共交通的卡片。
一旦用户点击链接,就会被引导至钓鱼网站,被要求输入信用卡、借记卡资料、网上银行账户信息及一次性密码,从而骗取银行资料。
大家注意,“新易通”卡从未推出“1.99元无限搭乘”的优惠,NETS也未推出“6元无限搭乘”的促销!
假预算案和假邻里购物券网站再现
诈骗团伙在 Telegram 等社媒平台假冒财政部人员,以发放财政预算案补贴和邻里购物券名义,称政府为缓解公众生活成本压力,提供最高2000元补贴,诱使受害者点击链接。
进入钓鱼网站后,会看到制作精良的海报,不断跳出虚假通知,诱导受害者输入姓名、手机号等个人信息。
新加坡警察部队已多次针对冒用政府机构行骗的诈骗案发出警告。大家可浏览www.scamalert.sg或拨打反诈骗热线1799,了解更多防范骗案信息。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各类诱人信息,务必保持冷静和警惕,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透露个人和银行信息。若接到可疑电话或信息,立即挂断或删除,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XBQ丨编辑
HQ丨编审
新加坡眼丨来源
新加坡眼丨图源
免责声明:
1.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属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转载”、“编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编译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有价值资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新加坡眼官网看新闻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