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一届政府即将上台,候任总理默茨多次强硬发声,更对俄罗斯直言不讳,也对北约的未来,以及支持乌克兰做出表态。
德国态度很强硬,这让不少某粉很不爽,直言只要俄罗斯出手,就会将德国“大卸八块”,显然,这是高估俄罗斯,也不了解历史。
俄罗斯连乌克兰都搞不定,还要到处“求援”,除了放狠话之外,能搞得过德国?
这事要从二战捋一捋,二战爆发的标志是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随后9月17日,苏联也开始进攻波兰,一开始,德苏是盟友。
德国实力太猛,把欧洲、非洲大多数国家都得罪了,苏联也从最先的德国盟友变成德国的敌人,只能说,选择决定一切,这影响了二战以来80多年的世界秩序。
德国最开始猛攻苏联,一路高歌猛进,都快打到莫斯科了,以至于苏军“红场阅兵”后直接上战场,只能说何其悲壮。
德国败在天气,以及苏联人的英勇抵抗,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无法忽视的就是美国依照《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的援助,说实话,德国是被同盟国耗死了,苏联不是决定因素。
4月30日,俄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在5月9日“胜利日”之际再次谈到美国的《租借法案》。
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感谢美国的《租借法案》,如果没有它,俄罗斯将会非常困难,但无论如何苏联都会成功的。
佩斯科夫还补充道:“租借法案是有偿服务,俄罗斯直到普京执政期间才还清。”
显然,佩斯科夫忽略很多事实,也否认《租借法案》带给苏联的巨大能量,这是有意为之。
数十亿美元的《租借法案》究竟向苏联提供了什么?
近50万辆卡车,苏军主要依靠美国车辆作战,如果没有这些车辆,苏军就无法进行机动作战,只能依靠步兵和马匹。
铝、铜、装甲钢,没有这些物资,就不会有坦克、飞机和炮弹。
数万吨罐头肉和口粮使数百万士兵免于饥饿。
大量火药和燃料满足苏军需求,苏联当时生产的弹药和汽油无法满足军队需求。
还有航空燃料、铁路轨道、机车、货车、广播电台和电信设备、制服、皮夹克、靴子、毯子等众多物资。
就连斯大林也承认美国援助的重要性,他(在与陆军元帅艾伦·布鲁克的对话中)说道:“没有租借法案,我们就不会赢得战争。”
事实上,苏联及其继承者俄罗斯支付给美国的金额还不到物资名义价值的30%,而且存在着严重的拖延和丑闻,以至于最后将援助物资价值打折,最终不了了之。
美英法等盟国摧毁德国空军的84.4%,对德国实施轰炸,拦截所有商船,摧毁德国的国防工业,而且盟军在多条战线上同时作战,包括复杂的空降和两栖作战,以及战略轰炸行动和切断海军补给路线,这些给德国造成严重损失,从而间接挽救了苏联。
苏联在与德国作战之初伤亡惨重,直到美国依靠《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援助才得以扭转局势。苏联的工业能力和技术不足以与美国匹敌,如果不是美国的《租借法案》,以及德国陷入两线作战,苏联早就输了。
80年后,德国战车再次“复活”,俄罗斯对德国默茨政府十分不满,佩斯科夫否定《租借法案》的重要性,强调当时的苏联能战胜德国,也是为了说明德国不堪一击。
德国的实力真的不如今天的俄罗斯吗?
特别是默茨政府将俄罗斯视为欧洲“威胁”,俄罗斯试图再次证明自己比德国更加强大,足以说明,俄罗斯面对德国的“复活”有些紧张了。
无论从历史渊源上,还是二战以来,德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不用再详细叙述,德国对俄罗斯绝无好感,俄罗斯也对德国十分紧张。
从如今的GDP总量,工业水平,军事潜力方面来看,德国实力显然更胜一筹,至于未来会发生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