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之中,曾经发生过不少超级火山喷发事件,几乎每一次喷发,都会对地球上的众多生物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在严重的时候,甚至还可以引发全球性的生物灭绝事件,而在现代地球上,这种威胁依然存在,例如位于美国怀俄明州的黄石超级火山,就是其中之一。
在过去的日子里,科学家们一直在密切关注这座火山,引人注目的是,根据一项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最新研究,黄石超级火山正在“呼气”。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好,我是魅力科学君,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此次研究的内容。
根据介绍,此次研究来自莱斯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的地震波成像技术,能够对地下一定深度的构造进行高清晰度的探测。
这种技术的原理简单来讲就是,首先利用一种特制的振动车在地面上制造微小的人工地震波,让其在地下传播,在此过程中,它们遇到不同介质时,会发生一定量的反射,随后研究人员会利用事先在附近区域部署的数百个灵敏的地震仪,将这些反射回来的地震波记录下来,通过对其进行后续的分析,就可以知道相关区域的地下构造。
在研究工作中,该团队利用这种技术,大量收集了来自黄石超级火山地下的地震波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其“火山臼”(Calderas)东北部下方约3.5至4公里处,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地震波速变化边界。
研究人员认为,这个边界标志着从上部较为坚硬的围岩向下方一种更具流体特征混合物的转变,而这也就意味着,它是这座火山的岩浆库清晰界定的上部界面,就像一个“盖子”一样。
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个“盖子”是一种由超临界流体和流纹岩岩浆组成的泥状混合物,由于其渗透性很低,因此大量的岩浆和气体都被“封锁”在下方。
然而此次研究的关键发现在于,这个“盖子”并非完全不透气,因为它含有一定比例的挥发性物质形成的微小孔隙,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大部分物质被“封锁”,但少量的气体仍然能够通过这些微小孔隙不断地向上迁移和释放,就好像黄石超级火山正在“呼气”一样。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研究人员指出,此次发现与该区域地表广泛存在的热液活动(如热液喷泉和蒸汽孔)非常吻合,也就是说,这些热液活动实际上是地下岩浆库气体释放的表现,而这种持续且缓慢的“呼气”过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黄石超级火山的岩浆库内部压力的过度累积。
由此可见,对于我们人类来讲,这显然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黄石超级火山近期发生超级爆发的风险,比之前估算的更低(注: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此前的估算,它在未来每一年里发生超级爆发的概率,大约为0.00014%)。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黄石超级火山在过去的两百万年里曾经发生过三次超级爆发,但它下一次超级爆发会发生在什么时候,或者会不会再来一次,现在还是个未知数,不过基于此次研究的结果,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它在近期不会发生超级爆发。
参考资料:A sharp volatile-rich cap to the Yellowstone magmatic system,Nature volume 640, pages 962–966 (2025),doi.org/10.1038/s41586-025-087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