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是一块饱含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为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基层理论宣讲品牌,近年来,乐安县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从挖掘宣讲人才、创新宣讲方式、丰富宣讲载体上发力,紧紧围绕群众需求,构筑起多维度、立体化宣讲格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建强专业化队伍体系,广纳人才宣讲有强度。该县组建骨干宣讲队,用好“县委宣讲团”“赣鄱红色娘子军宣讲团”“红色宣讲队”等各类宣讲队伍,发挥全国、全省、全市、全县“两优一先”获得者、道德模范获得者、“新时代赣鄱先锋”、优秀基层理论宣讲员等先进典型和志愿者的作用,打造一支层次丰富、广泛覆盖、专兼结合的基层宣讲队伍。目前,乐安县“红色宣讲团”共吸纳成员30余人。打磨了一批宣讲课题,形成一张具有“时代味”“乐安特色”的“宣讲菜单”面向社会公布。由各基层党组织根据需要“点单”,自行邀请宣讲团成员开展线下宣讲,形成“群众点单+成员接单”的宣讲模式。截至目前,陆续发布宣讲课题20余个。同时打造“四级”宣讲矩阵,依托“红色宣讲团”,深入企业、机关、校园、社区开展宣讲,共同构建起“专家学者专题讲、党校讲师深入讲、领导干部带头讲、身边榜样亲身讲”的四级宣讲矩阵。定期县委党校就宣讲重点、表达技巧开展全方位培训,有效提升宣讲感染力、亲和力。目前,该县累计开展各类宣讲活动300余场。
构建多元化内容体系,务求宣讲入脑入心有深度。聚焦群众关心关切关注的就业、医疗、教育、环境等切身利益问题,综合运用最新素材和鲜活事例,阐释政策、说明道理。同时,立足乐安红色资源丰厚的优势,依托红军标语博物馆、登仙桥大捷旧址、登云岭红色文化展示厅等阵地设立现场教学点,通过绘制一张“红色地图”,面向不同人群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宣讲活动,推进红色基因铸魂育人。此外,各级党组织依托全县2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文化广场、党建文化长廊等宣讲阵地,打造“庭院课堂”“广场课堂”等,广泛宣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
打造专业化宣讲体系,夯实宣讲基础有广度。聚焦基层群众需求,滚动增添新课题,通过“菜单式”宣讲,变“以我为主导”为“以群众为主导”,使宣讲内容更接地气,宣讲形式更加亲民。充分了解各基层党组织学习需求,优化以往集中学习模式,分层分类分众,开设机关、社区、农村、企业专场,整合“禾场话事会”平台载体优势,让学习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坚持以小见大,推行“文艺式”宣讲。近年来,乐安通过采茶戏、诗歌、快板和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使宣讲更具感染性。情景剧《芙蓉山五女跳崖》《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红色诗歌《红色标语里的革命信念》《桃树下的秘密》;采茶戏《巾帼血染芙蓉山》、群口快板《党旗在风中飘扬》……一个个粘泥土、带露珠的文艺节目,一场场有热度、带鲜味的文艺演出,让优秀红色文艺作品传唱在大街小巷,使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千家万户,切实打通理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运用新媒体模式,推行“网络式”宣讲。在“乐安视线”客户端上开设“云课堂”专栏,持续转载发布政治理论文章。同时,针对农村老年人居多,无智能手机、不会上网,村民们大多时间在田间地头农忙等状况,该县充分利用全县666个智慧广播,发动各村每天集中时间段,利用大喇叭向村民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通过大喇叭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让村民在街头巷尾、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及时听到党的好声音,了解到党和国家的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