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慈禧阻拦,也许不会有后来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也许中国的历史,甚至世界历史都将改变。

因为当时有一个“疯子”,正在酝酿一个大胆的计划,他要杀到东京去,把这个蕞尔岛国给灭了!



只可惜,命运没有允许这个疯子这么做……

这个人便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宋育仁

《时务论》

1886年的北京贡院里,29岁的宋育仁写下惊世骇俗的《时务论》,这个刚中进士的“四川才子”让满朝文武惊掉了下巴



您看他提出的改革方案有多超前?从经济方面来说,他要在长江沿岸建"十厂联运",把汉阳铁厂、武昌纱厂连成工业走廊,这比张之洞的实业计划整整早了十年;军事上更敢想,他建议用海关税收买英国战舰,三年建成亚洲最强舰队,连李鸿章看到这份奏折都倒吸凉气;外交策略更是离经叛道,竟然主张联合暹罗、朝鲜组建"黄种人联盟",这哪像是大清朝臣能说出来的话?主考官徐桐气得摔了砚台大骂:"此子当诛!"



可躲在屏风后的慈禧却若有所思,她想起二十年前洋务派也是这么被骂"疯子"的。

甲午战争爆发时,宋育仁正在伦敦担任驻英参赞

听闻北洋水师覆灭,他竟在使馆大厅狂笑:"腐肉已烂,该刮骨疗毒了!"同僚们吓得躲进房间,却不知这个"疯子"正盯着墙上的东亚地图,手指重重戳向东京湾



他连夜给澳洲军火商发电报:"智利那艘白朗古号铁甲舰,三天内必须过户!"窗外的泰晤士河雾气弥漫,这个四川书生蘸着茶水在案头画出进攻路线,嘴里念叨着:"两千澳洲水兵扮作商队,进了长崎港就炮轰天皇御所......"

奇袭东京的"疯魔"计划

您绝对想不到,宋育仁在伦敦公寓里策划的灭日计划有多周密。

他先是通过英国掮客买下智利铁甲舰,给这艘载着36门重炮的巨舰挂上"澳洋商贸公司"的幌子,转头又让秘书伪造了十几张煤矿开采许可证。

最绝的是招募水兵的手段,他在《泰晤士报》登了条广告:"招聘赴日采风摄影师,日薪三英镑



"结果两天就招来八百多个会开炮的退伍海军,有个英国老兵还带着祖传的武士刀来应聘:"听说要打小日本?算我一个!"

这疯子连金融战都算计到了。

他把使馆经费抵押给罗斯柴尔德银行套现200万英镑,转头就让横滨的华商囤积食盐和火柴。

您知道当时日本市面流通多少白银吗?宋育仁派人把银价炒高五成,逼得三井财阀差点破产



明治天皇的密探搞到计划书时吓得腿软,上面白纸黑字写着:"占领银座后发行中华贸易券,日元作废。"海军大臣西乡从道连夜觐见天皇,说话都带着颤音:"清国狂人要断我命脉啊!"

紫禁城里的扼杀令

颐和园乐寿堂的琉璃瓦上还凝着霜,慈禧把宋育仁的奏折摔在地上:"他要把天捅破吗!"您瞧瞧这疯子提的什么要求?既要朝廷迁都西安,又要联合沙俄抗日。



李莲英捡起奏折直咂舌,迁都西安那可是要翻同治爷暴毙的旧账,联俄更是打老佛爷主和派的脸。

更让慈禧心惊的是密探来报,宋育仁私下说过"妇人误国",这分明是冲着她来的

十二道金牌连夜飞出紫禁城。

第一道革去宋育仁二品顶戴,第二道把已经开到马六甲的铁甲舰转卖给土耳其,第三道查封他创办的《渝报》



最狠的是那道密旨:"宋某若抗命,可按叛国罪就地正法。"您说巧不巧?传旨钦差抵达伦敦那日,宋育仁正看着试航报告拍案叫好,白朗古号距离长崎只剩三天航程。

使馆翻译官哭着拽他袖子:"大人快逃吧!"这疯子却把顶戴往桌上一拍:"给我备船,回国领罪!"

疯子眼里的世界地图

1901年的成都尊经书院飘着桂花香,宋育仁用炭笔在木板上画出个惊天版图。

您看这"大中华疆域图",日本列岛被标成"东海道",朝鲜半岛写着"乐浪郡",连琉球都改成了"瀛州府"



学生们传阅着先生的手稿,有个胆大的问:"真能把东京变成咱一个省?"老头子捋着花白胡子直乐:"当年要是让白朗古号进了东京湾,现在你们学日语该叫修方言课!"

这疯子的眼光比时代超前多少?

他早在马汉出版《海权论》前十年,就在日记里写过"控海峡者王天下";他设计的"战争国债"制度,二十年后被南京国民政府照搬着用;就连日本陆军大学都在偷偷研究他的《欧西工业考》

可当1914年日军强占青岛的消息传来,七十岁的宋育仁突然发了癔症似的,半夜爬起来画防务图:"胶州湾得布三道铁网......"家人们抹着泪把图纸锁进柜子,他们知道,老爷子又活回二十年前那个改变历史的雨夜了。



被封印的"疯癫"遗产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伟人在曾家岩偶遇个卖旧书的后生。您猜怎么着?这小伙子的布包里掉出本《借筹记》,扉页上赫然盖着宋育仁的私章。

伟人翻到"奇袭东京"那章眼睛发亮:"早二十年看到这本书,咱们能在富士山下喝清酒咯!"后来解放军渡江时用的民船火攻战术,据说就是受书里"商船突袭"的启发。



如今成都百花潭公园的宋育仁雕像前,总有些日本人来鞠躬

导游说这是当年参与东京大轰炸的飞行员后代,他们祖父的作战方案竟和宋疯子1894年的计划七分相似。

雕像底座刻着"先知总是孤独",可您细看那花岗岩裂缝里,不知谁塞了张泛黄的纸片,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中日双语:"如果当年......"后面的字迹被风雨模糊,就像历史从不回答假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