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 宋溪 选址960
图源:香港置地
全文1343字,约需3分钟
中概股回流热潮下,租房近40年的港交所,大手笔买楼。
4月24日,港交所发布公告,以63亿港元(约58.59亿元人民币)购入“中环交易广场”9层办公楼及部分铺位,作为集团永久总部。交易涉及实用面积14.7万英尺(约1.37万平方米),按此计算平均每平方米楼面价约42.7万元人民币。
根据公告详情,此次交易包括中环交易广场一期42层至50层,以及1层、2层与香港金融大会堂相邻的多个铺位。交易资金为自有,预计12至18个月内分阶段完成收购。据悉,这是港交所首次大规模收购自持物业。
图源:公告
另外,除了买入物业,港交所还另租交易广场2号楼5层办公室,租约9年。公告称,买入物业部分仍在出租中,租约期满后,将由港交所全部收回以自用。届时,租用楼层的员工将迁入自持物业内。
按此计算,港交所在中环交易广场连买带租,共使用14层楼面。
卖家香港置地承诺,将投入4亿元,逐步优化港交所周边设施,设立港交所专用接待大堂,在公共区域设置港交所品牌logo等。
中环交易广场 图源:香港置地
公开资料显示,香港中环交易广场由年龄136岁的老牌港资房企香港置地开发,位于香港“心脏地带”中环,毗邻怡和大厦、国际金融中心IFC、环球大厦等地标。
交易广场1985年落成,由三座办公楼和配套商业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命名源自香港交易所即港交所。根据记载,交易广场落成次年,香港交易所旋即迁入直至如今。上市企业标志性的敲锣便是在交易广场一层的香港金融大会堂举行。
图源:网络
风雨兼程,港交所终于豪掷巨资,改租为买,把总部地盘焊死在中环核心区。
港交所表示,“此次收购交易广场相关楼层作为永久办事处,为港交所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战略投资机会,也彰显了港交所支持中国香港作为国际领先金融中心发展的长期承诺。”
更多分析认为,购楼除了战略投资,更重要的是为“中概股回流潮”做准备。
2025年,中美关税战下,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可能存在被摘牌风险。香港凭借具备唯一制度兼容性、法律确定性、估值适配性,成为中概股回流的主要市场。
据香港交易所最新上市要求,高盛估计有27只,总市值达1840亿美元(约1.35万亿元人民币)的中概股,或将有资格在香港进行双重主要上市或第二上市。
目前,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约有400家,其中约20家中概股完成美国和香港两地上市,包括阿里巴巴、网易、京东等头部,另外120家企业正在处理上市申请,包括宁德时代等大型项目。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20日,港交所共迎来42家企业IPO,募资总额达897亿港元,超过了2024年全的1.5倍。
昨日(4月29日),证券时报报道,港交所与香港证监会就“中概股回流意向”已与部分相关企业进行接触。
今天(4月30日),港交所公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一季度共有17家公司在港上市,总集资额达187亿港元,是2024年一季度的4倍。另外,营收达68.57亿港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为40.77亿港元,同比增长37%,创下其历史最佳业绩。
香港财政司司长近日表示,针对全球最新变化,已指示证监会和港交所做好准备,若于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须让香港成为它们首选上市地。
有市场评论指出,若成功承接中概股回流,香港将加速融入“双循环”格局,一方面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提供跳板,另一方面吸引更多海外资金配置中国资产。这种“双向开放”的深化,或将重塑全球金融权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