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京都食品药品法律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食品药品环境知产犯罪治理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论坛在食药安全、生态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背景下,聚焦“食药环和知识产权犯罪治理”议题,旨在通过经验交流、思想碰撞,进一步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源头治理与法治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

本文为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合伙人、刑事业务中心主任,法学博士,博士后周雷在论坛上的与谈发言,整理以飨读者。



周雷

各位专家、各位律师分享的都特别好!最近我做了不少食药环的案例,包括环保类以及生产伪劣商品和药品。最近刚刚办理了一个食品添加剂的,当然这个食品添加剂的属于饲料添加剂之类的添加剂。我们发现这些案子当中办理的核心要点就是鉴定,鉴定问题中关于检测报告相关的鉴定结论,以及会计的审核报告、审计报告,是目前这类案件的两大重要支撑。鉴定意见和检测报告对于案件而言是罪与非罪、是质的问题,基本决定了这个案件构成不构成犯罪;而量的问题,我觉得就是在量刑的刑档,主要是审核报告和审计报告这些方面。未来我们办理案件,一定要加强对这些方面的研究。

前段时间我们办理了一起案件,审核报告出了问题,什么问题呢?他没有出审计报告,但是人民法院认为审核报告作为司法解释的一种,是有专门资质的人出具的,我们也能计算。审核报告的依据为食品药品、饲料添加剂添加到饲料以后的所有销售数额,依据一款叫管家婆的计算机输入软件,将所有的输入数据又结合销售的、没有填入管家婆里的数据,全部做了打印,作为书证来提交。会计师事务所根据审核报告做了审核,数额达到了两三亿。

后来我们进行了证据提取,首先管家婆是电子数据,(审核报告)没有做好电子数据的提取流程和规范,作为书证打印提交,会计事务所没有和电子数据鉴定机构做鉴定,而是采用加加减减,我们发现很多重复计算。最后我们把案值2个多亿,刚刚二次开庭复核,重新提交审核报告,做到了不到3000万。但是其实从2亿到3000万对于案件的判决意义不大,刑期还是相当高。

我们对它的检测报告和鉴定报告,聘请了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解读。尤其对于检测报告,它对产品的取样出现的严重瑕疵,他从生产产品的某个时期取的样,没有在大多数时间提取。我们发现一个重大证据,就是当地质检部门曾经搞了一次空中飞行检查,对饲料厂家进行检查,他们多次检查了这个东西。其实在检测报告(的取样)期间,竟然有官方的合格报告,我们把生产周期对应年份的生产额给打印了下来。这个案子马上要有结果了,从法官口信里,我们打的(本案重点在)检测报告和鉴定报告,以及(请了)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基本能实现我们预期的结果。去了交叉和竞合以后,真正的(涉案)数量有多少呢?基本上达不到案件的起诉标准。

因此这类案子,一定从鉴定报告和检测报告来入手,把所有流程和环节做清楚。因为食药环案件的种类特别多,有的是食品,有的是药品,有的是普通产品,涉及到的鉴定标准不一样,涉及到的专业部门、专业人士发表专业意见,这也涉及到不同的人群。因此对食药环的方方面面,我们要有一个专家库的采集,关键时候要聘请有专门资质的人来办理这类案子。

以上是我办理食药环案件的心得,谢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