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近日,中日友好医院医生肖某“术中离场”一事中,其出轨对象董某莹的学医路径受到关注。“4+4”医学生培养模式也被推向风口浪尖。


北京协和医学院

董某莹本科学习经济学,2019年通过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4+4”培养项目,只用了4年时间就拿到了医学博士文凭。这与传统医学生漫长的培养周期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引发公众质疑。


董某莹

《非医学本科也能读医学博士?肖某出轨背后,公众有这三点追问一文中,有网友在公众号后台留言表示:“这是任何一个医学生看到都会面容扭曲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主任文天林表示:“目前中国培养医学博士的方式大致分为四种:传统本硕博模式(11年制)、八年制医学博士、‘4+4’跨学科培养模式、同等学历在职博士。”

所谓“4+4”培养模式,指的是4年非医学专业教育,加上4年的医学专业教育。这一模式让本科没有选择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拥有了做医生的机会。

对于董某莹的学医路径,业界医生怎么看?“4+4”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医生,又能否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

对于董某莹的经历

多位知名科普医生发表看法

  • 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曾维根,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他在社交平台上发视频表示:“首先,协和‘4+4’没有规定本科是什么专业,也就是说无论你本科学的是什么专业,都可以报这个‘4+4’。所以她本科是经济学,这一点从理论上来讲没有任何问题。”至于董某莹博士是内科的,导师是骨科的,曾维根解释:“我觉得她这个内科应该是入学的时候招生定的是内科,在读书的过程当中变更了学科,从内科去到了骨科。这要是搁在一般普通的院校、普通的学制,很难发生变化。”


    在胸外科方面,据新华社报道,2021年11月,董某莹作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实习医生,在北京市第六医院的医联体胸外科病房手术室,与医护人员进行团队协作开展荧光腔镜精准肺段手术。此时距离董某莹被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学录取仅两年。

  •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医生杨阳在社交平台上说:“协和医学院董小姐这个事,还是挺令人震惊的。一个2019年还只有经济学本科学位的人,现在居然成了医学博士,甚至以第一作者身份编写泌尿外科指南。而杨医生本人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德国博士,再加规培2年,辛苦学医13年才有资格给你看病。”他还表示,我国对临床医学考研的管控是很严格的,不允许跨专业考研,即便你学的是药学、护理甚至中医,都没资格考西医的临床医学。

  • 知名科普医生许超表示:“膀胱癌诊疗指南一般来说是给业内人士看的指导性的内容,一般参与指南撰写、讨论、审阅的,基本上都是泌尿外科业内知名专家。刚跨界到了泌尿外科就能以第一作者身份写这样的指南性文章,这里面的东西,我就不说啥了。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虽然她可能是主要撰写者,但低年资的医生,出现在膀胱癌诊疗指南第一作者的位置,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


普通医学生培养时间能合理缩短吗?

行业专家普遍表示,“4+4”毕业的学生虽然取得了医学博士(MD)学位,但仍然缺乏临床经验,必须经过规范化医生培训并参加严格考试后才能取得医师执业证,成为一名临床医生。

近年来,顶尖医院对于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医学本科生甚至是硕士生找工作都越来越困难。“仅仅拥有临床医学本科学历基本连二级医院也很难进,而头部三甲医院近年来更是基本只招博士以上学历,就连硕士生也很少有科室招。”某三甲医院主任告诉记者。

第一财经记者在报道中表示,“建立体系缩短医生培养时间”已经成为医学教育面临的迫切问题。国内医学教育存在课堂无法服务于临床的问题,需要在合理缩短学生在写论文获得文凭上耗费的时间,同时加强临床实践能力,以培养更多能看病的医生。

一名医疗卫生界的全国政协委员曾提出:“学历不等于能力!在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体系中,读书和看病是相互割裂的,哪怕你读到了博士,如果不参加规范化培训,照样看不了病,科研型的研究生离临床就更远了。”


图源:新华社

针对近期舆论关于“4+4”模式培养出的医学生医术堪忧的说法,专家表示,“4+4”模式本身不是问题,因为授予的只是学位,“4+4”学生并不是一毕业就能成为医生,同样是需要经过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并参加严格的考试之后,才能成为临床医生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严格的考核准入制度,通过了考试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深造,这样不仅能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也节省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经过严格筛选进入协和“4+4”试点班的学生

将收获怎样的医学教育?

记者注意到,与“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相比,协和“4+4”试点班的课程学习和临床实习都显著提速。

  • “八年制”的前2.5年为医预科(在清华大学完成),进入医学教育阶段后,还有基础医学课程1.5年、临床医学阶段3年4个月(含见习、实习和境外交流),以及最后8个月的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答辩。

  • “4+4”试点班的学生,在完成10个月的器官-系统-功能整合模块课程之后,临床核心课程及见习时间为14个月,临床实习12个月(与八年制同步),最后1年为自选模块(包括临床专科轮转、科研训练、境外交流)和毕业论文答辩。

对一名医学生而言,这样的培养时长是什么概念?南方都市报记者询问了一名协和“4+4”试点班开设之初,在该校攻读医学博士(M.D.)的医学生晓梦(化名),她的升学路径为临床医学本科5年+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3年(规培并轨)+博士3年。


图源:新华社

晓梦告诉记者:“前4年就读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接受4年医学教育就拿到医学博士学位,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在4年内完成相当于临床医学本科生5年的课程,还要见习、实习、完成科研实验和博士论文。如果按培养方案完成所有要求,确实会很艰苦。

医学生要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还要在临床一线积累经验,在晓梦看来,这些都需要时间。她笑称,与更普遍的“5+3+3”学制相比,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已经被部分人诟病 “火候不到”,但这些以清华本科分数线考进来的同学确实够聪明,即便一开始临床基础差,在后续的规培阶段多加历练,也能逐渐弥补自身不足。后来,学制更短的“4+4”试点班出现,晓梦认为对这些同学来说,通过规培积累经验更加重要


2018年9月,进入协和临床医学试点班复试的考生接受专家组分组面试。图片来源:北京协和医学院

其实在美国‘4+4’模式下,学生从医学院毕业之后也要经历很长的resident(住院医师)阶段。而像我们这种普通学制的,三年踏踏实实轮转下来,至少常见病大都见过,遇到病情变化不容易做出低级误判。虽然很苦,还是有收获的。”

然而,协和八年制和“4+4” 试点班的毕业生,有时却能受到一些用人单位的青睐。晓梦提到,其中一个理由是年龄——这类同学正式毕业时,普遍比正常年限培养的医学博士年轻几岁,如果是女生,暂时还未面临结婚生育。此外,如果其中有一些人的导师是科主任乃至院士,不排除会受到一定加持,更容易留在协和系统内。

尽管校方介绍,该试点班在培养过程中会进行考核,严格分流,但据其回忆,近几年未曾听闻有“4+4”试点班的学生被淘汰

“我完全理解网友的愤怒,但我也有些想辟谣的部分,比如真的不用‘一棍子打死’所有人。”晓梦对记者感慨,“希望母校能直面公众的疑问。我内心还是希望,协和是国内最好、最神圣的医学院。”

南方+评论员:“董小姐”疑点重重是时候回应了

针对此事,南方+评论员表示,这已经不仅仅是一则博人眼球的桃色新闻,当事人面临的指摘也不仅限于“医德”。借此追问,如此重大的问题,为何只是跟着桃色新闻一同曝出?如果没有男方妻子的举报,没有网友的“吃瓜”,是否就能得过且过,被隐藏在公众的视野外?

事情发展到这一地步,疑点越来越多。虽然在不少学者和专家看来,“4+4”学制是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探索,其存在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这无法打消公众因个案而产生的焦虑,对“速成女医生”需要医院和相关部门予以进一步的调查和回应。

从一系列反常识的内容中,公众嗅到了“特权”的味道。其中,又以北京协和医学院“4+4”的培养模式遭到的质疑最为集中,许多网友结合多个年份的录取情况,猜测这一制度虽然部分实现了“培育复合型人才”“为有志于转行学医者提供帮助”,但也成为部分人的捷径。尤其是相关报道和项目发起者的推荐语中,都曾将董某莹作为优秀代表,此次事件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一面,颇有一种“代言人塌房”的既视感

对比近年来其他类似的舆情热点,这一事件又有些许不同。公众产生的疑问不仅指向人才培养的制度,更集中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公信力上。医疗卫生关乎民生福祉,绝不能马虎。

人们常说“像手术刀一样精准”

如今

到了医院给自己看病的时候了

来源 南方日报

编辑 肖旭

审核 罗祎 王晨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