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持续胶着之际,中方坚守底线,不上谈判桌。关键时刻,特朗普以退为进,准备豁免汽车关税。在中美就关税问题展开激烈博弈的情况下,已经有输家浮出水面。那么,特朗普豁免汽车关税,传递出怎样的信号?在这场美国掀起的关税博弈中,谁又成为了真正的输家?

自美方推行“对等关税”政策以来,中方的立场十分明确且坚定,那就是如果美国不取消对华关税,那么中国坚决不上谈判桌。然而,特朗普却屡次宣称正在和中方谈判,甚至称“已经接到中方电话”,试图营造中方向美方屈服的假象。对此,中方不留情面,直接戳破美方谎言。



4月2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中美元首近期没有通话,双方近期也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任何磋商或谈判”。这不仅向国际社会揭露了美方弄虚作假的施压策略,还更清晰地向外界展现出中方的战略定力,表明不管美方如何操弄政治把戏,升级对华施压力度,中方都不会妥协。

中方早已明确表示,如果美方真想和中方展开关税谈判,就应该彻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中方已经给出了谈判条件,美方只有正视中方要求,用实际行动体现诚意,才能真正推动双方的谈判磋商,而不是一边宣称愿意和中方达成协议,一边不断搞威胁讹诈。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方发出“不撤关税不谈判”信号的同时,美国自身也受到了其关税政策的反噬。除了金融市场大幅震荡,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外,美国的消费市场也面临巨大通胀压力。在高额关税的压制下,美国经济数据呈现出疲软的态势。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的支持率持续走低,甚至成为70年来就职百日时支持率最低的美国总统,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得人心。一边是国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另一边是中国不肯对美屈服,特朗普已经进退两难。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展开新动作,引发外界关注。当地时间4月28日,有美国匿名官员向媒体透露,特朗普计划在29日调整汽车关税政策,具体包括降低对进口汽车的关税、放宽部分使用进口零部件的本土汽车的关税等。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此举是想“以退为进”,一方面减轻关税对美国制造业的冲击,另一方面则是向中方抛出橄榄枝,希望推动中美之间的谈判。然而,这个举动却遭到外界普遍质疑。有舆论认为,特朗普政府“朝令夕改”的做法,已经“彻底透支信誉”。此外,就算调整汽车关税政策,也“覆水难收”,难以挽回损失。

在中美因关税问题展开激烈博弈的背景下,已经有输家浮出水面。近日,希腊前财政部长瓦鲁法基斯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从当前国际贸易形势来看,欧盟或将成为此次关税战的“最大输家”。



瓦鲁法基斯指出,欧盟和美国存在数千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在巨额关税面前,必然会面临重大损失。不仅如此,在关税战开始后,欧盟的表现不佳,不仅反应迟缓,还缺乏战略思维,这一点和中国形成鲜明对比,可能会进一步使欧盟陷入严重困境。他认为,如果欧盟想摆脱当前的困境,可以和中国进行合作,共同实施经济刺激计划,联手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