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风雷,激荡百年;青春热血,始终如一。入职法院的第四个年头,站在五四青年节的节点回望,褪去初出校园的青涩,沉淀下的是对法治信仰的坚守,对公平正义的敬畏,以及对这份职业愈发深沉的热爱。
民事审判第三庭刘昱杉。
从“纸上谈兵”到“躬身实践”
四年前,怀揣法律人的理想踏入法院,我曾以为熟读法条便能游刃有余。但第一次面对当事人的误解与焦虑,第一次整理上百页证据的手忙脚乱,第一次因文书细节疏漏被法官严谨指正……这些“第一次”让我明白:法律的生命不仅在于逻辑,更在于实践。
在细节中淬炼担当
法官助理的工作琐碎却容不得马虎:核对一份证据可能影响案件走向,校对一段文字关乎司法权威。我深知,每一次严谨的笔录、每一次细致的调解,都是守护公平正义的基石。四年间,我见证了无数法官前辈在案牍劳形中坚守初心,他们的身影让我懂得:法治的微光,正是由无数平凡却执着的细节汇聚而成。
以青春之名,与法治同行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奋斗”,而青年法律人的奋斗,是让法律条文传递温度,让裁判结果彰显力量。面对新型案件的挑战、多元诉求的碰撞,我始终提醒自己:既要保持“如我在诉”的同理心,也要守住“法不容情”的底线。这四年,是成长的四年,更是信仰扎根的四年。
很庆幸,我的青春与法治中国同行。前方或许仍有手足无措的瞬间,但胸前的法徽和心中的热望,终将指引我在追寻公平正义的道路上,走稳每一个脚印。
来源:德惠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