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亢 徐慧

4月29日晚,泰山天烛峰景区的《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剧场流光溢彩,由泰山文旅集团打造的《中华泰山·封禅大典》2025升级改造版迎来预演。作为泰山封禅文化的“活化”体验项目,同步开放的泰山区邱家店镇王林坡村“泰山泉乡 封禅贡坊”非遗民俗体验区,也在五一前夕吸引众多游客“打卡”,山上实景演出与山下民俗体验“串珠成链”,为泰安文旅融合再添新亮点。



山下民俗巷复原封禅古道场景

游客沉浸式触摸历史烟火

在王林坡民俗生活体验区,青石板路两侧的酒坊、染坊、馒头坊、粉皮坊等17处传统工坊错落有致,乡村生产生活场景画卷徐徐展开。其中,泰山科技学院学生正在“福香烧”非遗工坊学习,还原封禅祭祀的香器制作。“通过手工制作这些陶器,我进一步感受到了古老泰山文化的魅力,也发现了陶冶心情的新乐趣。”大二学生吕源说。


“这里曾是明清九省御道的一部分,也是古代帝王封禅泰山的经由地之一。”王林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红军介绍,当地通过盘活52处闲置宅基地,复原了老茶馆、煎饼铺等乡村生产生活场景,打造出具有鲁中文化特色的“泰山炊烟巷”,游客可参与酒坊酿酒、扎染坊染布等非遗体验,“近距离感受古代帝王封禅途中的市井风貌”。


据了解,今年以来,邱家店镇乡村民俗生活体验区已累计吸引游客9万人次,“泰山泉乡·在水一方”“望山泮水·文旅田园”等项目均获评国家AAA级景区。“以前只知道泰山有壮丽的自然景观,没想到山下的民俗体验这么有意思,亲手做陶器、尝传统美食,仿佛穿越回古代市集。”游客刘女士说。

封禅大典升级版预演

科技赋能千年文化“活”起来

当晚20时许,封禅大典剧场准时拉开帷幕。新版演出由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著名导演编剧梅帅元亲自操刀,历时6个月升级改造,以“全景展现五千年泰山文化”为核心理念,将单一的帝王封禅主题拓展为百姓祈福、诗人唱颂等多维度文化表达,分为“文化起源、秦王封禅、万国朝宗、诗圣望岳、苍生祈福”五大篇章,串联起泰山文化的千年脉络。


记者了解到,在技术呈现上,演出引入338台全新数字化灯光设备及整套灯光操控系统,新增LED车台屏幕5组,激光表演器6个,水雾机装置16台,采用68支阵列音响重建沉浸式声场系统,通过声光电的精准调度,打造“人在画中游”的沉浸式体验。“当‘杜甫’在山间吟诵《望岳》,灯光随诗句变幻,这种古今交融的感觉太震撼了!”观演游客王女士表示,演出让她对泰山文化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泰山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时贞强透露,紧邻剧场的泰山东街即将开业,该街区以“秦、汉、唐、宋、清五朝文化”为主线,融合特色餐饮、文创非遗、民宿酒店等多元业态,将成为泰安夜经济的新引擎。“从白天的民俗体验到夜晚的实景演出,我们希望构建‘全时文旅’生态,让封禅文化可触摸、可体验。”


文旅融合释放全域活力

泰安打造“山上山下”文化矩阵

作为新获评“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城市”“中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泰安此次推出的两项活动,正是其深挖封禅文化、推动文旅融合的缩影。据介绍,《中华泰山·封禅大典》2025升级版将于5月1日正式首演,而王林坡村非遗体验区则通过“场景复原+互动体验”,让封禅文化从史书走向现实生活。

“我们希望通过一种更活泼,观众更容易接受的形式,让大家感受到泰山文化的生动,在享受艺术的过程中感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魅力。”梅帅元表示,新版演出增加了更多百姓视角的内容,例如通过“诗圣望岳”篇章展现文人对泰山的情感,让文化表达更贴近大众。而王林坡村的民俗体验,则通过酒坊、油坊等场景,还原古代市井生活,让游客在烟火气中感受封禅文化的深厚底蕴。

这个五一,泰安正以封禅文化为纽带,串联起“山上古迹、山下民俗、夜间演艺”的立体文旅体验。无论是在王林坡村的非遗工坊里亲手制作一件封禅香器,还是在封禅大典的声光幻影中感受千年文明的震撼,游客都能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到泰山文化跨越时空的魅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