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
是第23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今年的主题是
关爱劳动者 心理健康
碘-131治疗的放射防护
小知识
碘-131(¹³¹I)作为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以及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所释放的 β 射线如同 “精准制导武器”,能够有效破坏甲状腺组织或者癌细胞。
然而,由于其具有放射性,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必须采取一系列严格的防护措施,以此降低对周围环境以及其他人员的辐射影响。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碘 - 131 治疗相关的放射防护小知识。
一
¹³¹I治疗甲癌者住院期间的隔离管理
独立空间规划
进行碘-131治疗的病房区必须与医院其他医疗区域隔开,在入口处设置缓冲区,以此来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病房最好是单人间,如果条件不允许,最多也不能超过2人同住。
辐射屏蔽保障
病房的墙壁、门窗都采用了特殊的防护材料,就连采光窗也经过了特别处理,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减少辐射泄漏,让病房成为一个相对安全的辐射隔离空间。
通风系统优化
病房配备有独立的排风系统,通风管道中安装了高效过滤器,并且会定期进行更换。这样就能有效防止放射性气溶胶在空气中扩散,保证病房内空气的安全。
限制人员接触
严禁非必要人员进入病房。医护人员平时主要通过监控和对讲系统与患者交流沟通,要是必须进入病房,就一定要穿戴好专业的防护用品,做好自身防护。
出院标准明确
只有当患者体内碘-131活度低于400MBq,或者在距离患者体表 1m 处周围剂量当量率≤25μSv/h 时,才达到出院标准,可以离开医院。
二
排泄物及个人卫生管理
专用卫生间使用
患者在治疗期间要使用独立的厕所,应有患者冲厕所和洗手的提示,然后通过衰变池进行处理,之后才会排入医院污水系统,避免放射性物质污染水源。
衣物妥善处理
患者使用过的床单、衣物等物品,都要存放至少1个半衰期。经过这段时间,放射性会显著降低,之后才可以进行清洗,确保清洗过程的安全。
个人防护要点
患者要特别注意,避免唾液、汗液等体液污染周围环境。像使用后的纸巾、棉签和杯子等一次性废弃物,都要严格按照放射性废物的标准来处理,不能随意丢弃。
三
出院后的防护措施
出院后的1到2周内,患者要尽量避免和孕妇、儿童等对辐射比较敏感的人群密切接触,并且要和其他人保持至少1到2米的安全社交距离,降低辐射风险。
避免公共场所
在短时间内,患者不能前往商场、影院这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这是为了防止对公众造成不必要的辐射照射,保护广大人群的健康。
避孕要求严格
治疗后的6个月内,患者需要严格避孕。这是因为辐射可能会对生殖细胞产生影响,为了生育健康的宝宝,必须遵循这一要求。
四
医疗操作防护
分装碘 - 131 的分装室设置有通过间,还配备了污染检测仪以及清洗设施。分装工作必须在防护通风橱内进行,并且尽可能采用机械手或者自动分装设备,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医护人员接触放射性物质的机会,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给药过程监管
在给患者给药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每一个操作环节都安全无误,防止出现任何意外情况
五
特殊注意事项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绝对不能接受碘-131治疗,尽量避免接触正在接受碘-131治疗的患者。
对于儿童来说,如果要进行碘-131治疗,必须经过严格的评估。儿童应尽量避免接触碘- 131治疗的患者。
在患者住院期间,严禁随意出入病房。患者的物品要通过缓冲区进行传递,以此来保障公共安全,避免放射性物质扩散到医院其他区域。
六
总结
碘-131治疗虽然在甲状腺疾病治疗方面效果显著,但是接受治疗的患者在短期内身体带有放射性。所以,无论是患者自身,还是医疗机构,都必须严格遵循隔离、卫生以及接触限制等一系列防护措施。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疗机构要配备专业的防护设施,共同确保整个治疗过程符合辐射防护标准,保障患者、家属以及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来源:福建职业病防治
一审:陈素玲
二审:黄新珠
三审:宁永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