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赵梦月

走进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的配载调度室,崔健的目光始终专注于面前的三块显示屏,随着密密麻麻的航班数据和信息不断汇总,她的指尖在键盘上飞速敲击,不时停下来用笔记录下关键数据……从初入行业的青涩值机员,到如今独当一面的首席配载员、运输业务专家,崔健始终坚守在民航一线,以其过硬的专业技术、实干创新的精神,默默守护着每一架航班的起落平安。


崔健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飞机的安全飞行,如同人行走需要保持身体重心,货车拉货要遵守载重限制注意平衡货物重量一样,对载重平衡有着严格的要求。而飞机究竟能搭载多少旅客和货物,怎样装载才能确保飞行过程中不出现偏差,这些复杂而关键的问题,正是配载员们肩负的神圣使命。“针对不同的航班,我们必须精准把控旅客、货物、行李、邮件四个方面,妥善规划飞机客舱与货舱的装载布局,确保飞机重心处于安全范围之内。”崔健认真地介绍道,不仅如此,每日的天气状况,跑道的摩擦力、实际装载中遇到的问题,都会对飞机的载货情况产生影响,需要配载员们“斤斤计较”,为每一架航班量身定制装载方案,最终形成一份详细的舱单,交付给机组人员,成为保障飞行安全至关重要的数据支撑。


崔健查看配载速查手册。人民网记者 赵梦月摄

二十年来,主流机型更新迭代,操作流程不断升级,崔健对每一项操作指令、每一份舱单图纸都烂熟于心,每当有新机型投入运营,她会认真绘制载重平衡图,分析重心变化。为了进一步提升团队的工作效率,崔健主动担当,带领同事们仔细梳理航司手册中有关配载差异化的内容,制成了配载速查手册,这本手册涵盖了呼和浩特机场代理的30余家航司包含上百项具体内容,极大地缩短了配载工作的时间。


崔健为航班“量身定制”装载方案。人民网记者 赵梦月摄

“配载员的工作虽然不直接接触旅客,只是坐在电脑前与数据打交道,但是数据背后肩负着安全的重责,可是一点都马虎不得。所以我也总琢磨着,如何优化工作流程,让操作变得更加高效。”怀揣着这份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执着态度,崔健积极投身于多个攻关项目之中。2021年,呼和浩特机场成为新一代LDP系统的试点机场,崔健勇挑重担,牵头测试系统在特殊情况下的适用性。在测试过程中,她敏锐地发现,在经停旅客减客及再次将旅客加入系统的反复操作中,会出现因旅客数据不匹配而无法生成电子舱单的棘手问题。她回忆道:“当时我们专门建立了一个沟通群,每天就在群里与研发人员反复去进行测试和反馈,一方面提出我们的意见,一方面理解新系统从设计层面的思路,最终完成了对系统的调试。”

“一个人的进步,带动不了整个队伍的成长,唯有薪火相传,才能让团队变得更加强大。”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崔健积极投身于教培工作,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开发设计了《载重平衡风险防控》等15项民航精品课程,累计授课时长达到了2500余课时。“我对新配载员有一个特别的要求,那就是一定要亲自去爬一爬货舱,不能仅仅依赖系统里的理论知识就去做判断。只有亲身感受货舱的空间大小,才能对配载工作有更深刻地理解,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崔健语重心长地说道。

今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崔健凭借着多年来的优异表现和突出贡献,获评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谈及这份荣誉,她谦逊地表示,“配载工作责任重大,一个数据的细微错误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只有始终怀着敬畏之心,在航班保障时才能考虑得更加周全,在现场工作中更精心,把专业工作做到更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