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由市委统战部、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联联合印发的《加快推进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十百千万”培育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出台。为此,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进接受上游新闻专访,深度分析该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意义、工作举措以及预期效果等。
王进接受采访时表示,本《实施方案》的出台,是按照市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改革部署,深入落实《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的具体行动。当前,重庆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阶段,亟需破解民营经济代际传承难题,培育一支政治坚定、能力突出、视野开阔的青年企业家队伍。
“该《实施方案》具有三大核心意义。”王进提出,一是通过系统性培育机制,为民营经济注入“新鲜血液”,保障企业代际传承平稳过渡;二是聚焦“新重庆·新渝商”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青年企业家群体,增强重庆民营经济的竞争力;三是通过引导青年企业家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民营经济深度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为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据悉,该《实施方案》构建包括“思想淬炼”“能力提升”“青蓝接力”“廉洁修身”“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典型选树”七大支撑体系,推出19项具体举措,可谓是干货满满。这些举措既注重思想引领与能力建设,也强调代际传承与健康发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育链条。
王进介绍,培育举措主要包括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打造“红岩青商”品牌,每年组织1至2期红色教育活动,2期至3期“十百千万”工程培育工程专题研修班;建立领军、精英、骨干、新锐培育库分层联系机制,推动国企民企协同发展,并依托人才政策赋能企业发展;聘请全国知名企业家担任“青蓝接力”成长导师,每年开展1次至3次“代际传承对话”,编撰代际传承指南,促进经验传承;每年组织1期至2期企业合规建设培训班,设立“营商环境监督员”,保障企业家合法权益,促进守法经营;引导培育库企业家踊跃投身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四新”经济,并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通过“链接全球计划”和“海外引才计划”,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引进高端人才;每年开展“十百千万”专题宣传,发布典型案例报道,树立青年企业家标杆等。
王进还提到,《实施方案》的预期目标为“四个一”,通过系统性培育,实现民营经济代际传承有序、创新能力提升、社会贡献增强,助力重庆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一支队伍”:到2029年,梯次培育“十名领军、百名精英、千名骨干、万名新锐”的雁阵式青年企业家队伍,覆盖全市民营经济各领域;“一个品牌”:塑造“新重庆·新渝商”品牌,形成具有全国辨识度的青年企业家培育模式,推动重庆民企在行业领军地位、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方面走在前列;“一套机制”:建立代际传承长效机制,通过“青蓝接力”等举措,保障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批成果”推动青年企业家深度参与国家战略并形成示范项目,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上游新闻记者 何亚萍 付迪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