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原本应是维护全球和平的“守护者”,但如今却显得束手束脚。

4月25日,耿爽在安理会上的一番犀利批评直指美国,指出其将签证当作武器,阻碍多国外交官前往纽约参加会议。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美国作为东道主,理应敞开怀抱欢迎各国代表。

然而实际情况呢?中国、俄罗斯、伊朗、古巴等国家的代表屡屡被拒之门外,理由五花八门,但归根结底都扯上“国家安全”。

这不仅是个人的窘境,更是国际合作的巨大障碍。联合国开会时,少了关键国家的参与,讨论还能公正吗?决议还能让人信服吗?更不用说,美国这一招并非仅仅针对中国。



2022年俄乌冲突期间,34个国家的代表因被打上“亲俄”标签而被拒签,结果根本无法参与停火方案的谈判。

这种行为哪里像是东道国该做的?简直就是把联合国当成了自家后院,想让谁进就让谁进。

更令人气愤的是,美国的这些操作完全违背了规则。《联合国总部协定》明明白白写着,东道国必须给予会员国代表“畅通无阻”的通行权。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也明确规定,不能随意侵犯外交官的签证权利。

然而美国呢?完全把这些规定视若无睹,签证审批俨然成了政治筛选工具,特别是对中国与科技企业有关联的外交官,更是重点“关照”。

背后的原因路人皆知:美国企图通过打压对手来保住自己的霸主地位。

但问题在于,联合国不是美国一家开的,它是全球200多个国家共同拥有的平台。



美国这样的做法不仅让联合国运作受阻,还大幅降低了各国对它的信任。

长此以往,联合国如何能继续充当“世界政府”?这一切的根本原因还是美国的霸权思维在作祟。

要说美国为何如此行事,核心就是“美国优先”的老调重弹。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这句口号喊得震天响,而签证限制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方面。

2023年,美国务院内部备忘录泄露,要求签证官严格审查与中国科技企业有联系的外交官,显然这是冲着中国的高科技发展来的。

这种把签证当成政治工具的做法早已不是新鲜事。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就相互限制签证,约束对方外交官的活动范围。

现在历史仿佛重演,只是对手换成了中国、俄罗斯等国家。

但签证问题只是美国霸权的一个缩影。联合国每年的预算需要会员国缴纳,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体,却拖欠了26亿美元会费,占了预算缺口的七成。



如果这笔钱能够到位,非洲的维和部队就能吃饱穿暖,可美国偏偏拖着不给,导致联合国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结果呢?维和行动缺乏装备和资金,当地的和平进程一再拖延。

再说美国在联合国会议上的表现,简直堪称“表演”。前段时间,中方主持了一场关于单边主义的安理会会议,本来讨论的是贸易问题,美国代表却硬扯到南海,反复提及菲律宾和黄岩岛,发言内容杂乱无章,活像一个跑题的学生。

80多个国家看着这场闹剧,想必都在心里暗暗摇头。

会后,还有美国议员跳出来,大呼联合国是“反美组织”,扬言要切断资助。

这种心态狭隘得让人哭笑不得。

美国这般折腾,归根结底是想把联合国攥在手里,作为推行自己政策的工具。

可是联合国属于全球,而不是美国一家。



它的权威建立在公平和合作之上,美国这么搞,无异于自毁根基。

美国的行为太过分,终于让132个国家忍无可忍。2023年,这些国家集体签署了一份声明,要求将联合国总部搬出纽约。

俄罗斯提议,维也纳或日内瓦都是不错的选择,理由很简单:这些地方中立,不会被某个大国操控。

甚至连中国的几个城市也被列入候选名单,足以证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分量日益加重。

不过搬迁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美国是常任理事国之一,手握一票否决权。

2019年俄罗斯曾提出过一次搬迁提案,结果被美国拉拢盟友,以60票反对、72票弃权直接否决。

只要美国不同意,搬迁就只能是空谈。



其次,资金是个大问题。要把联合国总部从纽约迁走,意味着所有的设施、档案、办公楼都要重新安置,还得在别处购买土地、建造新楼,粗略估算下来至少需要上百亿美元。

各国本来就吝啬得很,谁愿意掏这笔巨款?就算凑齐了钱,选在哪里也会引发争论。

欧洲国家可能偏爱日内瓦,亚洲国家可能力挺中国城市,非洲和拉美国家又各有想法,200个国家吵来吵去,哪那么容易达成一致。

纽约本地也有不少反对声音。联合国总部每年为纽约带来38亿美元收入,还支撑了许多就业岗位。

一旦搬迁,当地经济必然会受到沉重打击。

纽约的议员们急得团团转,隔三差五就在国会施压,誓死要把总部留在纽约。

更不用提,当年洛克菲勒家族捐赠的土地合同里写明“仅限联合国使用”,如果搬迁,还得打官司。



此外还有工作人员的安置问题。联合国雇佣了好几千人,很多人已经在纽约买房定居,孩子也上了学,生活已经扎根于此。

突然说要搬到维也纳或者上海,谁会乐意?人心一散,联合国的工作还能顺利开展吗?

短期内,联合国的这一摊子事情基本没什么好办法解决。搬迁卡在美国的否决权和现实难题上,几乎不可能实现。

但如果放任美国这样胡闹下去,联合国的权威迟早会被消耗殆尽。

从长远来看,改革或许是一条出路。

比如,迫使美国缴纳拖欠的会费,可以设立透明的财政机制,谁欠钱就公开点名。

再比如,重新界定东道国的义务,如果再出现签证问题,联合国可以直接上诉国际法院,多少也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中国在这场风波中表现得相对低调,并未明确表态支持搬迁,但在实际行动上没少出力。



过去十年,中国派出的维和人数居全球首位,会费占比也从3%提升到15%,充分展现了大国担当。

未来,中国可能会继续在联合国推动“中国方案”,例如加强气候合作、扶贫项目等实际贡献,以此应对美国的压力。

总而言之,联合国要想恢复信任,必须依靠各国共同努力,修改规则,遏制霸权。

美国再强大,也不能一手遮天。

全球200多个国家总能找到办法,让这台老机器重新运转起来。

信息来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