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一场以“说公益 话公信”为主题的河南体彩公信力建设沙龙在河南省体育场馆中心温暖开启。来自多个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受助单位、体育部门、高校及媒体的三十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体育彩票公益成果,探讨公信力建设路径。

初心如磐:二十五载公益路

“自上市销售以来,河南体彩已累计筹集公益金超过500亿元。”河南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主任韩宇在沙龙致辞中,系统回顾了中国体育彩票的初心使命与河南体彩的实践历程。用一组组详实的数据,勾勒出河南体彩25年来绘就的公益事业。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购彩者的爱心汇聚,更是体育彩票“来之于民、用之于民”发行宗旨的生动诠释。

“公益不是体彩的‘独角戏’,而是全社会的‘交响乐’。”韩宇表示,此次沙龙汇聚公益伙伴、专家学者和媒体朋友,既想向大家汇报公益金为社会公益事业和体育事业带来的切实改变,更想聆听大家的真知灼见——如何让体彩的公信力建设更加坚实?这番诚恳的发言,赢得了在场嘉宾的阵阵掌声。

温暖传递:那些被公益金改变的瞬间

在沙龙分享环节,来自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受助单位的嘉宾不仅介绍了各自领域的公益项目情况,同时还带来一个个饱含温度的故事,让与会嘉宾真切感受到体彩公益金如何改变着普通人的生活。


河南省妇联宣传部副部长、河南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刘长奇详细介绍了惠及广大低收入妇女的重要公益项目——河南省财政厅每年定向划拨高达2000万元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专门用于支持河南省低收入妇女“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救助项目。“每位符合条件的受助妇女获得一次性1万元的资助金,这笔资金为她们带去了实质性的帮助与希望。”刘长奇强调,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体彩公益金的大力支持。


河南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部文梅英娓娓道来白血病患者与捐献者之间的特殊缘分。在体彩公益金的支持下,我们建立了完善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让更多生命重获希望。

河南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项目部部长汪玉动情讲述“豫见未来 关爱困境学生健康成长”公益项目,为237名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资助的故事。


“去年6月在河南艺术中心举行的‘体彩30年主题展’活动,我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公益金资助的《水月洛神》专场观摩活动也在河南省艺术中心大剧院进行。”河南艺术中心嘉宾代表张培强在沙龙分享道,他了解到国家艺术基金长期支持着《大河安澜》《水月洛神》等优秀剧目,覆盖了作品创作、制作、排练、演出等多个关键环节,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郑州市中原区高新社会事务中心教育文化体育部科长张震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体彩公益金在推动公共休闲空间升级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他提到,体彩公益金前后累计注资超过600万元,对郑州锦和公园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提升改造。通过改造,锦和公园不仅保留了原有的自然美景,还新增了一系列高标准的运动设施。这些设施满足了不同年龄层市民的健身需求,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提升了城市的体育文化氛围。


河南省射击射箭运动中心副主任张哲、河南省体育场馆中心(东区) 副主任刘宏轩、河南省全民健身中心财务科长张绪磊分别介绍了体彩公益金对射击项目发展、网球项目发展以及全民健身的大力支持。

沙龙活动中,河南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综合部主管孙磊、河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周路分别介绍了我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和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发展情况。

责任在肩:从体彩店到社会的公信力共建

河南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庆来阐述了体育产业发展和体育教育之间的关系。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丁建波从问题到举措,以学术角度进行了点评:“体彩公益金的宣传、体彩公信力建设要从每一个体彩销售点做起,从点到面,利用全媒体多角度宣传,引领更多的人小额购买彩票,才是体彩的良性发展方向。”


对此,河南体彩责任彩票部主任张宪东现场回应,系统介绍了河南体彩的责任彩票建设实践:将责任彩票理念贯穿到彩票销售、宣传、服务的各个环节,坚决杜绝未成年人购彩、非理性购彩、虚假夸大宣传等行为,共同营造健康、阳光的购彩环境,促进体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携手同行:共绘公益同心圆

沙龙的最后,河南体彩中心主任韩宇郑重地将“公益公信观察员”聘书交到每位嘉宾手中。大河报记者赵腾飞接过聘书时说:“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们将继续用笔和镜头,记录体彩公益的每一个温暖瞬间。”


“公信力是体彩的生命线。”韩宇主任在总结时说,“今天的沙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将继续以公开促公信,以公信促公益,让每一份爱心都能开花结果。”

这场持续三个多小时的沙龙,用真诚的对话消弭了距离,用温暖的故事传递了力量。在这里,公信力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感可知的温情;公益也不再是遥远的词汇,而是触手可及的改变。

审核:卢超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