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世峰

赶集是早年间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后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大集逐渐淡出了市民的生活。近年来随着传统民俗的回归,集市也再度兴起,图画书《逛大集》所展现的就是富于济南特色的“黄河大集”。


《逛大集》是济南本土画家杨鹁的图画书最新力作,以质朴温厚的图文叙事再现了黄河流域传统的集市风貌,带领孩子们感受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感知“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可爱中国。

故事以大宝“学艺”作为线索,随着大宝、二宝两兄弟的脚步,将大集的人文风景一一呈现。


图画书的重点自然是“图画”。翻开《逛大集》,环衬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座山峰,老济南人一眼便可认出那是济南“齐烟九点”之二的鹊山、华山,也一下就会联想到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

正文的第一页是一幅跨页长图,在鹊山、华山的映衬下,一座高高的牌坊,上书“黄河大集”,拉着各种年货的车辆和赶集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


杨鹁老师自述自己的美术生涯就开始于小时候的“捏泥巴”,上大学后还常在集上写生,黄河大集里自然少不了的面塑、泥塑。

随着画面的铺陈,颇具济南特色的“甜沫”“油旋”“长清大素包”“糖炒栗子”等小吃,“章丘大葱”“洛口醋”“平阴玫瑰”等特产,“山东快书”“兔子王”“酸蘸儿”等非遗技艺,都在画中一一展现。


《逛大集》这类的图画书最适合小读者“寻宝”。一方面在人群里“找”主人公,随着主人公逛大集,小读者会发现很多自己吃过、看过、玩过的东西,有一种相识感;另一方面,细心的小读者还会发现作者留的“伏笔”、埋的“彩蛋”。比如,故事开始不久有个跟章丘大葱比个儿的小朋友,在后面的画面中多次出现,还有抱着鲜花和金鱼的父子俩等等,都会成为小朋友阅读时的“惊喜”。


故事的灵感来源于作者打小的记忆。他的一个儿时小伙伴就曾在集上跟着一位老师学画画,作者将大宝学木版年画作为故事的线索,也在表达文化和传统的传承。而集上直播卖货的场景,则将传统与时代相融合,暗示了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为了让今天不熟悉大集文化的小读者以及外地的读者“看明白”,作者还特意加了一个《“趣”逛大集,体验文化之旅》的小折页,详解了书中17处地域文化和特产,如同一本贴心的“导游手册”,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济南及山东的民俗风情。

集市展示着当地的民俗风情,承载着历史和文化记忆,也是一代人的情感记忆。难怪作者说《逛大集》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夙愿。


如果您喜欢索菲爸爸亲悦读栏目,或者您有任何关于亲子阅读相关的问题,欢迎您来情报站告诉我们~

【参与方式】打开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在情报站发帖+文字/图片/短视频/音频上传即可,快来齐鲁壹点跟随索菲爸爸,与您的孩子共度美好时光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