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30日报道 西班牙《起义报》网站4月26日发表题为《巨龙无惧鹰隼》的文章,作者是埃德尔韦托·洛佩斯·布兰奇。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被华盛顿视为最大的经济和政治对手,出于削弱中国的迫切企图,特朗普总统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发起了关税战,税率一路升至145%。作为回应,中国对美国输华商品加征125%的关税。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不愿打关税战,“但也不怕打”。他还说:“我们绝不会坐视中国人民的正当权益被剥夺,绝不会坐视国际经贸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被破坏。”

美国这种胁迫政策与上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时期对日本实施的政策如出一辙。华盛顿当时视日本为维系其全球经济金融霸权的首要威胁。

1981年里根上台后,华盛顿开始向东京施压,要求其向美国公司开放市场,减少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

日本先是同意了一些措施,如限制向美国出口汽车,但美国国会和媒体对日本的攻击仍在继续,因为他们担心日本会从美国手中夺走贸易权力。

这导致1985年,在白宫咄咄逼人的压力下,五个国家(美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法国、英国和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使美元对日元和德国马克贬值。

正如预期,此举促成了美国商品出口的增长,减少了其对日本和西欧的贸易赤字。

经济学家乔舒亚·费尔曼和丹尼尔·利在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撰写的一份报告中解释说:“1986年上半年,日本的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实质上是停滞的。”为了彻底击垮这个危险的对手,1987年华盛顿对价值3亿美元的自日本进口商品征收100%的关税,这几乎将其挡在了美国市场之外,日本经济随之崩溃。

但在21世纪,中国的情况截然不同,因为这个国家不依赖美国来维持和推动其生产和国际贸易。

中国的科学、工业和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并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建立了关系,可以同时与这些国家进行进出口贸易。它还拥有14.17亿人口,他们的购买力很强。

因此,中国的发展不像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那样依赖美国。

历史教训昭示:对于美国而言,在21世纪对待中国与数十年前对待日本是不一样的。时代和条件截然相反,华盛顿可能成为最大输家。

巨龙无惧鹰隼。(编译/苏佳维)


这是3月20日在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粤芯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拍摄的晶圆。(新华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