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30日报道 香港《亚洲周刊》4月28日刊发题为《中美信息结构不对称的叹息》的文章,作者是邱立本。文章摘编如下:
中美信息结构不对称,正处于历史上最严峻的时刻。关税战和两国关系紧张之际,知己知彼,最为重要。但美国精英阶层对中国的了解,远远落后于中国精英阶层对美国的了解。
过去30年间,一批批中国留学生远涉重洋,研习美国最前沿的学问,人才辈出。中国留学生和华裔在美国不同领域表现出众,但美国来华的留学生却非常有限,疫情后更是凤毛麟角。这导致中国的“知美派”越来越多,美国的“知华派”越来越少,这种信息结构不对称非常不利于两国关系发展。
美国政界精英对中国的看法充满刻板印象。最近美国副总统万斯的涉华言论,不仅暴露了他的狂妄自大,更凸显美国决策层对华无知的危险。特朗普周边的几位对华顾问都是意识形态挂帅,充满冷战思维,陷入一种“零和博弈”框架,误判中国的崛起是对美国的威胁,甚至最后不惜搞砸自由贸易系统,高筑关税壁垒。
有中国留美精英指出,近年美国民主制度的崩坏源于社交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厚厚的信息茧房,让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同温层和回音壁中,导致很多演艺性强的极端主义抬头,成为网络主流,影响千家万户。一个自媒体博主可以左右千万粉丝,获得巨大经济报酬,但也刺激各种荒腔走板的言论大行其道,导致政治两极化严重,民粹主义盛行,内耗严重。美国民主不再具有整合功能,而是成为反智与极端主义的温床。
美国媒体报道中国,很大部分都是意识形态挂帅及负面报道,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视而不见,见而不闻。
因此,每天被美国媒体贬损的中国突然成为最大工业国,美国全然不知缘由。关税战只会害了美国自身。美国领导层缺乏知华派的尴尬,导致其无法准确了解中国。
中国熟悉海明威和福克纳的读者,远远多于美国熟悉鲁迅和沈从文的读者。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迅速融入全球化体系,适应自由贸易,致力于实现资金、人才和技术自由流动,致力于推动全球繁荣。如今美国自毁长城,中国则成为世界贸易组织原则的捍卫者。
今天中国既学习美国的优点,也看到美国的缺陷,并对特朗普政府不等于美国社会这一点心知肚明。在美中国留学生也和美国民间社会紧密交流,致力于让更多美国民众认识真实的中国。
2024年12月26日,外国游客在北京前门大街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