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美国的关税战争持续到现在已经没有更多探讨的空间,如今要关注的就是两国之间究竟是否会达成谈判,以及如果要决定谈判,哪一方会率先低头?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中方在这一次贸易战争中,几乎是以压倒性的胜利取得全方位的优势。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方依然不会率先低头,而美国现在已经急着跳脚,并且白宫也在不断地散布谣言,声称中国要和美国接触谈判。



从这些谣言也能够看出,相比较于中方的泰然自若,美国已经开始自乱阵脚。即便没有这样的优势,在这一次的战争中,中方也绝对不会率先低头。

不跪不退的态度,是因为中方比谁都清楚,对美国这样的霸权主义国家,一旦选择低头,将会迎来何等可怕的局面。

从2018年到2019年,当时美国发动第1轮关税战争时中方就已经意识到,如果继续对美国采取和平的手段,最终只会让自身受到更大的创伤。

后来受到疫情的影响,第1场关税战争还未等到全面打响就被迫画上句号,而当时的美国其实已经凭借第1轮关税战争尝到了一点甜头。



也正因如此,特朗普二进宫之后,才会如此急切的再度发动关税战争。然而有了2018年的关税战的警告,中方在当时就已经开始进行扩内需政策推动。

扩大内需政策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迎接外部的冲击,他是一场非常有战略性、主动性的内部化改革,2020年之后关税战虽然有所缓和,但是扩内需的政策一直在不断的提升战略地位。

2022年的时候,更是将扩大内需直接上升到了国家长期战略的高度,并且要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也正是在这种新的政策推动影响之下,在这一次的贸易战争当中,中方才能够更快的稳定住局面,前瞻性的决策使得中方在这一次的贸易战争中占据了更直接的优势地位。

而相比较于中国的前瞻决策,美国方面政策波动过大,再加上特朗普登台之后,又把此前拜登的很多决策几乎全盘否定。

政治动荡本身也会影响经济发展,再加上关税战争又引发了全球经济动荡。这样的情况之下,关税策略发布之后,最先影响到的便是美国内部经济。



其实在关税战争打响之后,中方在经济贸易和外交领域采取的是两手策略:一方面强硬面对美国的各种制裁举动进行反制;另一方面也保持着愿意谈判的态度。

当然愿意谈判的前提必然是获得同等的尊重,而美国却始终用无赖的行为不断逼迫中国。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方只能用更强硬的态度来反制。

在对美国不断强硬的同时,也在向东盟、日韩、欧盟和很多金砖国家伸出橄榄枝,发出了团结共同抵抗美国霸权主义的倡议。



针对于这些国家,中方也一直在履行着大国职责,并且强调如果继续选择默不作声,退缩、妥协,只会让霸凌者得寸进尺。也是在中方的领导倡议之下,越来越多的国家能够站在同一个阵线,团结起来,对美国的举措进行正面对峙。

现在美国的混乱局面是特朗普发动关税战争时没有想到的,不光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中国站在一起对抗美国,还有美国内部因为特朗普举措造成的经济动荡也让很多美国民众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特朗普进行全面抵制和反对。



事实上,特朗普现在一方面面在不断的嘴硬,另一方面又在采取紧急的补救措施试图扭转当前对他不利的局面。最直观性的举措就是先将关税增加到145个百分点之后又开始进行豁免,之后要求和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共同对抗中国。

这种举措其实就是担心中国后续的反制对美国会造成更大影响,所以想要通过这种拉帮结派的方法,让更多的国家和美国站到一起,试图孤立中国。

但依目前的国际形势来看,美国的如意算盘注定会落空。

当前的市场反馈已经给出了关于这场贸易战争最后的答案,试图孤立中国的美国,不会得到他想要的结果,而且现在可以说是自食恶果,正在被其他国家孤立。



信息来源:
[1]刘和平:本想孤立中国的美国会被世界孤立吗? 直新闻
[2]特朗普为什么会“低头”? 光明网
[2]外交部回应发布中英双语视频《不跪》 极目新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