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街道阿栗村汪家寨卫生室,村医刘欢正为村民罗兴菊施针治疗腹痛。近日,她频频感觉到腹疼,来卫生室就诊后诊断为盆腔炎,村医刘欢通过对手解穴、三阴交穴等止痛穴位进行针灸,配合磁疗灯局部照射和服药,罗兴菊的疼痛大有缓解。“以前风湿痛得走不了路,也是刘医生用针灸治好的。”罗兴菊感慨道。


乌当区高新街道阿栗村汪家寨卫生室村医刘欢正为村民罗兴菊施针治疗腹痛。

“我从事村医工作4年来,乌当区医共体总院派出专家或邀请三甲医院的专家,为我们开展了常态化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现在我熟练掌握了针灸、刮痧、拔罐、艾灸等多种中医适宜技术,原来我们这里的村民针灸都要跑到城里的医院,现在在村里就能给他们提供针灸等中医药服务,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村医刘欢说道。

中医适宜技术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操作流程标准化,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容易快速掌握,对常见病有明显疗效,在基层开展中医适宜技术,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如今,像刘欢这样熟练运用针灸等中医适宜技术的村医,已成为基层群众值得信赖的健康“守门人”。


乌当区高新街道阿栗村卫生室村医黎显光正在为患者做针灸治疗。

近年来,乌当区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依托,充分发挥医共体牵头医院资源优势,由乌当区医共体总院牵头,围绕着刮痧类、拔罐类、灸类、推拿类等四类别6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组织乡村医生进行线下培训,确保全区每名乡村医生都能定期接受到专业培训,让乡村医生全面掌握基本技能,并能独立为群众开展治疗。

为全面检验村医理论功底与实操水平,更好达到以赛促学、以学促练的目的。乌当区医共体总院还举办了“村级中医适宜技术大比武”活动,全村77个村卫生室的村医围绕着针刺、灸法、拔罐、刮痧四项中医适宜技术展开实践操作考核。“通过这次的竞技比赛,我的中医适宜技术上有很大的提高,帮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服务当地的群众。”参加此次比武的乌当区下坝镇喇平村卫生室村医王安文表示。


乌当区医共体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技能竞赛。

除定期开展培训之外,乌当区医共体总院还通过技能考核、专家指导、下乡帮扶等方式,不断提升基层中医适宜技术人才队伍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充分利用好乌当区中医医院优质资源,精心选派中医专家,通过理论教学、现场实践操作等方式对基层医生进行授课,对培训后还掌握不彻底的部分乡村医生,我们采取专家下沉或者是到中医医院跟班学习等方式,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持续下沉基层,让我们的乡村医生掌握更全面、更专业的中医适宜技术。”乌当区中医医院副院长张悟说道。

目前,乌当区77个村、98名村医生已全部掌握了中医适宜技术。到2025年底,推动实现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100%的村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四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全区基层群众提供高效、便捷、廉价的中医药服务。(图/文 廉筠、陈健、杨承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