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在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急诊抢救中上演“生命接力”,团队凭借精准高效的介入治疗技术,为一位肝癌破裂出血的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血红蛋白“假象”暗藏危机 急诊TACE术精准止血
急诊患者孙某因突发腹痛就诊,外院检查显示“血红蛋白正常”。入院时,患者血压120/70mmHg,心率90次/分,CT显示“肝右占位性病变伴肝包膜下血肿,待排瘤卒中”。患者看似状态平稳,但介入科副主任吕勃川敏锐地察觉到患者可能处于肝癌破裂出血初期,血红蛋白并未反映真实的失血量。在随后的急诊检查中证实医生的推断:白蛋白29.7g/L(低蛋白血症提示肝功能受损);二聚体24.68mg/L(呈显著升高趋势,提示纤溶亢进及出血风险);PT活动度68.2%(为凝血功能异常)。此时,患者随时可能因持续性出血陷入休克,甚至危及生命。随后,介入科团队迅速启动急诊抢救流程,为患者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实现“止血+抗癌”双重目标。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出血得到控制。
警惕肝癌破裂“沉默信号” 高危人群应特别关注
据悉,肝癌破裂常表现为突发右上腹剧痛,但部分患者出血缓慢,早期血红蛋白可能未下降。肝癌破裂出血作为临床急症,死亡率高达30%。介入治疗以无需复杂术前准备,最短时间内实施抢救,避免健康肝组织损伤等优势,逐渐成为首选治疗方案。
医生建议,高危人群(如肝硬化、乙肝携带者)出现以下症状,需立即就医:
1.持续腹痛伴冷汗、头晕;
2.不明原因血压下降或心率增快;
3.腹围突然增大(提示腹腔积血)。
(来源:黑龙江中医大一院官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