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军第51重坦克营的95号夏尔2C重型坦克“图赖讷”号,摄于其被德军俘获之后,小房子一样的巨怪。夏尔2C是当时世界上最重的坦克,法国陆军的心肝宝贝,但它的重量主要来自于其巨大的体积,装甲并不是很厚。在和平年代,这些巨型坦克常被用来炫耀武力,到了真要它上阵的时候,就非常拉跨了。
1940年9月28日,德国空军第2教导航空联队第1(战斗机)中队的白7号Bf 109E-7战斗机(注册号4091)因发动机故障在法国下诺曼底泰维尔附近坠毁。
这架飞机是后来的大王牌汉斯·约阿希姆·马尔塞尤的座驾,坠毁前他宣称取得了第七个击落记录。在当时由于抗命不遵、争夺战果、空战中抛弃僚机、空战中抛弃长机致使长机被击落身亡、玩弄女性、因玩弄女性体力透支无法飞行、傲慢且不知悔改等罪过,马尔塞尤遭到从联队长到同队飞行员的一致厌恶,10月初即被第2教导联队扫地出门。
战后的回忆文章中,马尔塞尤的上级和同僚都会提到他是个大帅哥,特别受女性青睐。但以我看他真的不算帅啊,这是东西方审美观不同的缘故呢,还是仅仅因为他是柏林人,在战友们眼中自带了大城市的摩登光环?
美国密歇根州马斯基根的约瑟夫·罗伯特·贝尔中士的入狱照,1944年摄于德国史特拉格XII-A战俘营。
此人是美军101空降师成员,诺曼底战役第三日被俘。1945年1月贝尔从史特拉格III-C战俘营逃出,加入了亚历山德拉·萨穆先科指挥的一个苏联坦克营,作为机枪手搭乘谢尔曼坦克随部队转战近一个月。在摧毁他原来所在的战俘营后,贝尔在德国俯冲轰炸机袭击中受了重伤,被送往波兰的一个野战医院治疗。
最终他到达了莫斯科的美国大使馆,因无法证明身份而被软禁,后通过指纹被确认。
贝尔于1945年4月疏散回美国,1946年9月返乡,在两年前为他办过葬礼的教堂举办了结婚仪式。
作为少有的在二战中同时在美军和苏军中服役的士兵,1994年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美时,在白宫为其颁发了奖章。
约瑟夫·罗伯特·贝尔于2004年去世,死葬阿灵顿公墓。
英国空军第150中队的维克斯惠灵顿B Mark III,汗流浃背的地勤人员在机组的注视下用手推车为飞机补充500磅MC炸弹,以备对突尼斯比塞大的夜间轰炸,1942年末或1943年初摄于阿尔及利亚的卜利达。 第150中队随地面部队推进,1943年5月迁入突尼斯,12月迁入意大利,至1944年10月解散,一直装备惠灵顿轰炸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士兵的武器和装备,看上去还不错嘛。意大利在一战中以60万生命换取了有限的领土收益,和部分民族统一目标,但付出的是国际信誉丧失和经济崩溃的代价。这个“残缺的胜利”导致墨索里尼一党上台,然后到二战他们就只剩残缺没有胜利了。
英军第75重炮团的一门7.5吋(183毫米)榴弹炮被牵引经过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佛罗伦萨省圣洛伦佐镇奥雷斯特·班迪尼大街拐角处的朱塞佩·马志尼街,摄于1944年9月12日。街上空空荡荡,意大利老百姓都躲起来了。
大家注意第三张照片,这个冗长地名对应的街道现代拍摄的照片,老房子都还在,变化不大。
斯大林格勒街垒工厂废墟中疲惫的德国士兵,使用的武器是苏制波波沙冲锋枪,摄于1942年10月16日。
据说此人实为德国国防军第305步兵师第305工兵营指挥官威廉·特劳布上尉,1943年1月5日于斯大林格勒北部失踪,从此渺无音信。而街垒工厂到今天仍然存在,由生产钻机改为生产重型弹道导弹发射器了,所以说德国人纯是没活硬整的典范。
“敌方狙击手声称他没有故意射杀任何人,看起来他may be right ..... or left”。
弗里茨·勒夫,在梅斯俘虏的41岁德国战俘,大概拍摄于1945年1月。
抱歉,那句双关语翻译成中文就没意思了。
“Bonjour monsieur!”英军MK VI B型轻型坦克的乘员与赶着马拉水车的法国农民互致问候,1939年10月12日摄于法国阿拉斯附近。这辆车隶属于英国第1步兵师第1装甲侦察旅第13/18皇家轻骑兵团(玛丽王后直属)。
马耳他岛军事演习中的英军MK VI C型轻型坦克,摄于1942年5月24日。防守马耳他岛的坦克来自分批增援上岛的多个不同的单位,它们被集中编组为皇家独立坦克团的一部分,简单称为马耳他坦克(Malta Tanks)。这些坦克在战争期间始终保持巡逻,以提振守军士气,并充当牵引车将受损飞机从跑道上拖开。
德军曾计划使用两辆缴获的KV-2攻打马耳他岛,如果他们真的把KV-2送上滩头,和这些小土豆交手,场面一定会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