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张帆
清明假期里,游客们在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里体验了一场南宋生活美学。清明当天,30余位市民游客参与了“草木染团扇”非遗手作活动,以蓝草、栀子等草木萃取染料,结合雕花板刮浆、浸染等工序,将仙鹤、鸢尾等宋韵纹样染制于丝绢团扇上,完成青扇制作。
除团扇制作外,德寿宫还推出纸鸢制作、茶果塑形等传统手作项目,并在重华殿广场打造宋式茶文化空间,现场复刻宋代茶画场景,游客可品茗赏画,体验宋人清明品茶踏青的闲适生活。作为“宋韵文化传世工程”的标志性项目,每逢传统节日,德寿宫推出的宋韵文化主题活动,总是让其成为假日里杭州人气最旺的景点之一。
方回春堂宋韵今辉文创馆。受访者供图
漫步至德寿宫旁的清河坊街区,坐落于此的方回春堂宋韵今辉文创馆同样宾客盈门:这里打造了一个集文创、文化交流、文化展示、养生饮品于一体的多元文创空间。
“馆里最受游客们欢迎的,便是融合了宋韵文化之雅与中医药文化之道的文创产品。”方回春堂宋韵今辉文创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宋时期,沉香广泛用于焚香祭祀、宗教仪式、文人雅集、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等方面。馆内的文创产品则采用现代精简的品香理念,开发出一系列香品,如沉香蒸汽眼罩、沉香热敷舒颈贴、沉香电子熏香、沉香油、沉香线香等。
除了以物质为承载的“有形的宋韵”,另一类则是以内容为依托的“有意的宋韵”。《百年医馆寻宝记》是以方回春堂河坊街馆古建为场景的一档线下实景沉浸式剧本杀活动。剧本任务主线由古穿今,玩者可以深度体验中药文化的传播发展。
杭州上城是南宋皇城遗址所在地。对上城而言,宋韵是一座文化富矿,需要层层挖掘、提炼。2023年,上城区创新打造全国首个“宋韵今辉”城市文创品牌,系统性重塑产业转化链路,在保留文化“原味”的同时,不断探索宋韵文化转化的新形式、新可能。
“在推进宋韵文化建设过程中,上城始终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理念。”上城区文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上城区文创产业发展中心发起文创品牌设计,联合相关企业推出“宋韵IP基因库”,随后将IP免费授权给企业,产品则由企业面向消费者实际需求主导研发,最后,政府协助打通渠道,将产品投入合适的消费场景。杭州青瓷品牌“东土文化”与香薰品牌“宋朝”,就通过这个方式合作,推出了与德寿宫联名的“福禄青瓷”葫芦造型香氛蜡烛,成为德寿宫最受欢迎的文创产品之一。
为了让文创企业对宋韵文化更有感知,上城区文创产业发展中心会定期举办“非常宋”宋韵文创(人才)研修活动,通过专家授课、头脑风暴、成果展示、外出学习等形式,指导企业成为转化的“主力军”,合力研发宋韵文创系列新品。“每次研修活动上,企业代表往往都拿着自家最新研发的样品,像网络主播带货一样介绍产品,接受同行的点评和建议,同时形成新的合作意向。”负责人说。
“梦溪杯”宋韵文化创新大赛。上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依托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上城梳理提炼“苏轼”“瑞兽”等47个主题IP,让传统元素更符合年轻人口味。同时,在连续举办的两届的“梦溪杯”宋韵文化创新大赛中,上城面向全球征集到19个国家和地区的9618件作品,整体提升宋韵文化转化实力。
2023年以来,“宋韵今辉”已推动全区300余家企业开发出10大系列1000余种宋韵文创产品,实现销售额超20亿元,成为杭州的热门文化品牌,探索出了一条传统文化“活化”的创新路径。未来,“千年宋韵”核心承载地上城将更深地挖掘宋韵文化中的历史意义、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
往期稿件:
产业发展从“突出”到“突破”
从人才“抢过来”变人才“抢着来”
基层治理:从“共同体”到“共治体”
民生服务“尽享”变“优享”
从“招商”到“养商”,营商环境优化再升级
企业办事从“好办”变“办好”
商圈打造 变“流量”为“留量”
城市建设从“走新”到“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