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天

天气越来越热了

不少小伙伴

空调、电扇已经开了起来


还有人表示

夏日来一瓶冰可乐

酣畅淋漓的滋味

就能让自己瞬间“满血复活”


但看似平常的可乐

其实也是健康的 “隐形杀手”

这不

最近就有人喝可乐

把自己喝进了医院

每天一瓶!

温州12岁男孩十二指肠穿孔

近日,12岁少年小张(化名)因突发剧烈腹痛被紧急送至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诊断,被确诊为十二指肠穿孔。

据了解,小张近1年来每天至少喝一瓶可乐,把可乐当成白开水喝,同时,他的进食时间也不规律,还有爱吃辣条等零食的习惯。


两个月前,小张就已出现典型消化道症状——空腹时上腹部“饥饿痛”,但因餐后可缓解而未予重视。此次发病后,经手术救治,目前已脱离危险。

日常生活中,像小张这样喝可乐把自己喝进医院的案例并不少见:



可乐是如何“腐蚀”肠道的?

1.胃酸风暴

可乐中的磷酸和咖啡因就像“催酸剂”,刺激胃部超量分泌胃酸,而高糖成分又让胃排空变慢,导致十二指肠长期浸泡在强酸环境中,最终“自我消化”形成溃疡。

2.保护膜破坏

碳酸饮料产生的气泡会撑大胃部,引发胆汁倒流。同时,持续的高糖高酸环境让肠道保护黏液分泌减少,黏膜修复能力直线下降。

此外,相比成人,孩子的胃肠黏膜就像“薄纱帐”,更容易被胃酸穿透。更糟的是,长期喝可乐还会偷走体内的钙,增加肥胖风险,让消化系统雪上加霜。

饮食习惯不良

小心胃肠穿孔找上门

十二指肠穿孔最常见的原因是在胃溃疡的基础上暴饮暴食,暴饮暴食能引起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加、胃容积增大,易诱发穿孔

胃肠穿孔一般好发于四五十岁嗜酒的中年人,但最近几年,胃肠穿孔患者正在逐渐年轻化多数患者都存在长期饮食不规律的情况,他们往往喜欢用零食替代主食,还有一部分人群是因为药物刺激,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溃疡。


胃肠穿孔CT影像示例。图源:都市大医生

胃肠穿孔严重吗?

当然!如果不及时治疗易引起腹腔重症感染,出现炎性休克,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消化道穿孔的信号

不容忽视

剧烈腹痛

胃穿孔通常表现为突发剧烈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重的刀割样或灼烧感,疼痛很快扩散至全腹部,也可有肩部刺痛或酸痛的放射性痛表现;肠穿孔则多会表现为下腹部疼痛。

部分老年患者胃肠穿孔时反应迟钝,腹痛症状可能不明显。

恶心、呕吐

约半数胃穿孔患者腹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尤其出现肠麻痹时呕吐更重,同时有腹胀,便秘等症状;肠穿孔患者则恶心和呕吐的症状相对较轻。

频繁腹泻或便秘

肠穿孔患者易出现该症状,胃穿孔患者较少出现。

发热

胃肠道内容物泄漏到腹腔中后,可能引发腹腔感染,导致患者发热。

脱水、休克

胃肠穿孔患者不能进食且频繁呕吐,若无法及时就医补液则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此外,穿孔后的剧烈腹痛、胃肠内容物外漏至腹膜腔易引起感染性腹膜炎,这些情况极易导致休克发生。因此,一旦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微弱、心慌甚至神志不清等症状,必须及时就医。

如何戒掉“饮料依赖”?

可乐、果汁、奶茶……这些甜饮料喝起来甜丝丝,很多大人小孩都爱喝,甚至被很多人称为“快乐水”。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摄入过多的“甜饮料”,会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4个方法,帮你戒掉“饮料依赖”:

逐渐少喝,降低频率

甜饮料中的含糖量高,对于一些喜欢甜食的人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身体和心理上的依赖。可以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限制,比如之前每周喝5杯,下一周限制自己喝3杯,这样逐渐降低喝饮料的频率。

用其他健康饮品代替

可以用茶、牛奶、柠檬水等健康饮品代替饮料,既解决了白水没有味道的问题,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健康风险。

保证饮水量保持不渴

合理饮水,让自己保持一个不饿、不渴的状态,以减少对饮料的欲望。另外还可以多找事干,尤其是自己感兴趣的事,转移对饮料的注意力。

面对饮料要有自制力

最重要的还是提升自己的自制力,认识到甜饮料带给自己身体的危害。忍忍不喝一天就过去了,然后逐步多忍一段时间(一般一周到一个月)就会逐步摆脱对饮料的依赖,进而养成不喝或少喝饮料的习惯。

夏天是胃肠炎高发的季节

可能是一顿爽辣过瘾的小烧烤

可能半个冰镇西瓜

也可能是一瓶冰饮料

都可能引发肠胃不适

尤其是本身胃就不好的人

更要特别注意

小编提醒:

大家日常生活中要合理饮食

一旦出现上腹部疼痛等

消化道不适症状

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 END —

▍深妈帮(qumogu)综合整理自温州晚报、国际应急广播、健康时报、幸福福田等

▍图文如侵权,联系即删,转载须标明出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