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成立
1.苏维埃俄国的民族政策
俄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100多个民族。据1897年统计,俄国境内的非俄罗斯族人占全俄总人口的55.7%。沙皇政府对各少数民族的残酷压榨,使其有"各族人民的监狱"之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俄境内各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917年11月15日,列宁签发了《俄国各民族权利宣言》,宣布:①俄国各民族的平等和主权;②俄国各民族的自由自决直至分立并组织独立国家的权利;③废除任何民族和民族宗教的一切特权和限制;④居住在俄国领土上的各少数民族与种族集团的自由发展。从上述原则出发,苏维埃政权很快承认了波兰和芬兰独立。苏维埃政权还承认乌克兰独立,成立独立的国家正式与苏俄建立联邦关系。在1920年2、7、8月,苏维埃政府还分别承认了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独立。
当国内战争结束时,与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存的,还有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5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在俄罗斯境内,苏维埃政权帮助各少数民族成立自治省和自治共和国。1919年到1922年初,参加俄罗斯联邦的有巴什基尔、鞑靼、吉尔吉斯等19个苏维埃自治共和国和自治省。各独立国家的建立,使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在1918-1921年苏俄国内战争时期,苏俄政府为保卫十月革命成果,同这些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军事和经济方面的条约。国内战争胜利结束,各国之间的关系开始从军事、经济向外交领域扩展。
为了恢复濒于崩溃的经济,并在外交战线上卓有成效地同帝国主义斗争,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需要建立一个更加紧密的联盟。这样,建立统一的苏维埃共和国联盟便提上了日程。1922年3月,乌克兰党中央提出,应尽快使乌克兰和俄罗斯两个苏维埃共和国之间的法律关系具体化。同年7月,南高加索联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也提出相同的问题,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南高加索明确地提出了成立联盟国家的问题。
2.苏联正式成立
为了研究各苏维埃共和国的联合问题,俄共(布)中央在1922年8月成立了由斯大林主持的专门委员会,专门研究这一问题。其成员包括古比雪夫(1888-1935)、奥尔忠尼启则(1886-1937)等俄共(布)领导和各共和国的代表。不久,斯大林起草了一个"自治化"方案,即《关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各独立共和国的相互关系》,提出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均作为自治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联邦。这一方案遭到列宁和格鲁吉亚等共和国党中央的反对。列宁认为这个方案不利于反对大俄罗斯主义和民族主义,缩小了各苏维埃共和国的权利,列宁提出各苏维埃共和国在自愿联合又保留其平等权利的基础上,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922年1月6日,俄共(布)中央举行全会,讨论各独立共和国的相互关系问题。全会根据列宁的建议,通过了新的决议,决定各苏维埃共和国在保有主权、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联合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十月全会进一步推动了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13日,乌克兰第七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成立苏联的宣言。宣言强调应尽快改变苏俄在国际上处于孤立的状况,建议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迅速组成苏维埃共和国联盟,"并以这种方式组织反对世界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工农统一战线"。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盟很快响应乌克兰的号召,赞同尽快成立苏联。12月23日,全俄第十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其主要内容是讨论各苏维埃共和国关于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建议。26日,大会通过了《关于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决议》。决议认为成立苏联是适时的,同时授权俄罗斯联邦代表团同其他各共和国起草联盟成立宣言草案。
12月30日,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南高加索联邦四国的代表,聚集在莫斯科,举行全苏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讨论成立苏联的有关事宜。出席大会的代表计有2215人,其中俄罗斯联邦1727人,乌克兰364人,南高加索91人,白俄罗斯33人。斯大林作报告时强调了成立苏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说:随着内战结束,苏维埃政权开始由粉碎军事破坏转入粉碎经济破坏的新的时期,而"要粉碎和消除经济破坏,还必须把各苏维埃共和国的力量集中起来,必须把各共和国的一切财政和经济力量投到恢复我们各基本工业部门方面去。因此,各苏维埃共和国必须联合成一个联盟国家"。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加里宁(1875-1946)致闭幕词时论述了成立苏联的重大意义,他说,苏联的成立可以增强其物质资源以对抗资本主义世界,同时"奠定了真正兄弟大家庭的第一块基石"。大会原则上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宣言》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条约》两个文件。待进一步听取各加盟共和国的意见后,提交苏联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最后批准。列宁因病没能出席大会,但当选为大会名誉主席。列宁为大会口述了《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指出处理民族问题的基点应从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民族问题上必须集中力量反对主要危险——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倾向。
1924年1月,苏联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批准了1923年6月通过的苏联宪法,苏维埃共和国联盟的形式从法律上固定了下来。1925年,土库曼和乌兹别克两个共和国也加入了苏联。这样,到1925年底,已有6个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15个自治共和国和16个自治州加入苏联。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