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钱人将远离闹市的别墅当宝,可现在的90、00后,豪宅生活一点都不香,宁可和父母挤在市区门对门的两套普通住宅里,
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这是为何?这一期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
01、为啥越来越多人搬离别墅?
1、成本高,居住舒适性差
都说买得起别墅、养不起,这话一点都不假,别墅的居住成本不是一般的高。物业费、空调、地暖等等,样样都比普通住宅高出好几倍,而且买了别墅,就要做好防水持久战的准备,很难一次做到位。
此外,别墅的入住率很低,有时候前后左右都见不到一个居住,晚上出门遛弯都感觉瘆人。
而且,在家里每天都得上上下下几百回,爬楼累,时间长了,膝盖也受不了折腾,很多住别墅的人都表示,每天爬上爬下,膝盖疼成了顽疾。
2、打扫卫生“工程浩大”
"别墅保洁只有两种结局:累死自己,或者穷死自己。"
广州一位网友晒出自家别墅清洁账单:一次卫生400元,庭院清理落叶杂草加200,下水道疏通200/次……一个月算下来,光这笔开支一年就要五六万。
3、联排别墅私密性差
如果你以为住别墅就可以不被打扰,那就大错特错,很多购买了联排边户的人都表示,只要家里一静下来,邻居家说话声就能听得清清楚楚。
尤其是夜深人静,如果隔壁住的是老人,经常半夜咳嗽,那你就别想睡个好觉了
4、蚊虫太多、潮湿
网友@兔憨憨说:"住别墅两年,网线被老鼠咬断七回,沙发底部还钻了几个洞,之前特意养了一只猫来解决,但似乎没啥用,现在的猫比耗子还胆小…”
网友@酸菜鱼说:住别墅几年,一到梅雨季节地面就开始返潮,湿漉漉的住得太难受。
而且,低于300㎡的别墅建议最好别买,刨除楼梯和卫生间,每一层的面积没多少,进去给人感觉黑乎乎的,不仅不宽敞,采光特别差。
不得不说,别墅确实是很多人的奋斗目标,但真的不是适合所有人。
02、大平层吊打别墅
正因为别墅上述几个缺点,所以不少业主义无反顾的折价卖了别墅,搬进了大平层,才发现,大平层吊打别墅几条街:
1、住平层维护成本更低
大平层没有别墅那样的大面积花园,没有高昂的屋顶定期打理费用,也不需要特别去做防潮处理,更不担心复杂的防水问题,总体来说,大平层的维护成本要低很多。
刚刚搬去大平层居住的@工程师老刘说:算上水电、物业等各项必备支出,大平层的居住成本只要别墅的1/3都不到,一年起码省了七八万。
1、住平层居住更舒适
虽说别墅空间大,但是每天爬上爬下走楼梯,拿东西不方便,有老人孩子的家庭还得时时担心安全问题。
但是大平层不同,没有多余的楼梯和走廊占用空间,居住面积得到充分利用,而且从此再也没有老人爬楼可能摔跤的担忧了。
2、住平层生活更方便
别墅一般都在郊区,周边配套不完善,生活便利度不高,而且年轻人上班、孩子上学的地点都位于市区,每天要花更多时间在路上,太煎熬了。
但是住在市区的大平层则不同,下楼走几步就是超市菜市场,直线3公里内就是学校、医院、地铁,出行生活都非常方便。
03、一家人住门对门的优势
①独立不孤立
网友@赫赫说:“去年换房,买了对门两套。公共通道比较长,一户占一边。白天各忙各的,互不干涉,晚上就可以去妈妈家吃饭,特别方便。
而且,吃完晚饭回自己家,撸猫玩游戏没人打扰,老人也不会干涉我们的生活,婆媳关系更和睦,我觉得门对门太幸福了。”
②上班育儿蹭饭三不误
网友@小库说:和老人门对门住一起,不用交水电费、物业费,住对门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而且白天我们上班了,父母还会给我们搞卫生,生活变得更轻松,更重要的是,和住的近,如果父母稍微有什么头疼脑热的情况,也可以及时发现。
职场妈妈@小贝说:“自从家婆住对面,早上"寄存"娃到对门,下班去对门吃个热乎的饭菜,再接娃回家睡香香,没有婆媳育儿观念冲突,两代人的关系更亲近了。”
③家人有个照应
网友@开心麻花说:我和我哥住门对门,当初特意挑了一梯两户,平时各过各的,但是住的近,兄妹之间也有个照应,而且,平时我们都把大门开着,两家孩子串门玩更亲近。
那么,大家喜欢这种居住模式吗,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