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看铅球比赛的时候,有没有被运动员那浑身肌肉迸发、大吼着推出铁球的画面震到?
但是你知道吗?那一颗在空中划出弧线的金属球,可不只是块冷冰冰的铁疙瘩,它背后藏着七百年前的炮火轰鸣,还有一群猛人把 “战场训练” 玩成世界顶级运动的热血故事。
说到这里,相信熟悉我的粉丝一定能看出来,这一篇肯定又是奥运会时期写的存货,否则平时没理由写这种四年等一回的“热门”项目。
不过,话虽如此,这次我还是把文章改了一下,并用一个新的AI制作了视频,这也就不算炒冷饭了吧?
说起炒饭,那就不得不说咱们是有点跑题了,但咱跑题跑的再快,也还是不如这一群猛人跑的快。
这一群猛人来自1340年的希腊,只见那时硝烟弥漫,士兵们正相继地抱着圆滚滚的炮弹往火炮里塞。要知道这些炮弹足有 16 磅重(约 7.26 公斤),没把子力气根本玩不转。
为了让士兵们打仗时动作麻溜,指挥官想了个招:让他们用同等重量的石头练投掷。
如何只是站在那里傻傻的扔,那多没意思,于是他们就搞起了比赛,看谁扔的远、扔的秒、扔的呱呱叫。
那位说了,扔个石头咋就呱呱叫了呢?当然是他人吆喝声了。他们没想到的是,这种吆喝在近七百年后,竟成了奥运上的叫好声。
其实,话说到这里还没完,因为如果截止到这也无非就是个扔石头比赛而已。
石头一直扔到了 19 世纪,英国的殖民版图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在普天之下进行资源掠夺,他们抢的不止是物资,还有各地的文化,其中就有希腊的“扔石头比赛”。
“扔石头比赛”在英国人手里,被加进了很多规则,比如他们画了个直径 7 英尺(大概 2.13 米)的圆圈,规定只能单手从肩上把球推出去,落地区还得是个 90 度的扇形 —— 这才有了现代铅球比赛的雏形。
说起来挺有意思,直到现在,铅球的重量标准还带着当年炮弹的影子,就连重量都基本一致。
可是,我们现在把这个东西叫“铅球”,它真的是“铅”做的吗?
《十万部冷知识》系列是隶属于歪歌社团旗下《趣事唱谈》系列作品的延伸板块。
《趣事唱谈》是由团长山東呼保義在2014年开设的一档讲故事为主的科普类作品系列,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名人传记、古今中外等一些奇闻趣事。
最初是用歪歌的形式讲述了凤凰传奇的成名路、张国荣的人生路,后来改变为脱口秀形式,讲述了抗战时期、盘点春晚30年的发展等历史。
后来,2017年在该系列下,开创了《十万部冷知识》。
《十万部冷知识》以普及冷知识为主,弱化故事的属性,干货满满。
该系列本来是做的横屏视频,由歪歌社团的歌手晗语录制,早期一部作品要讲述出至少七八个冷知识。
后来,为了适应短视频平台的要求,改版为手机用户特别制作的竖屏短视频,每部作品在15秒——1分钟左右,每部只讲述一个冷知识。该类作品先后由小米的AI小爱同学、科大讯飞的AI小芳录制。
最终在2021年至今改版为由剪映AI机器人录制,并改回横屏制作(短视频平台不再强要求竖屏),并且视频画面也有三分之一的内容由AI生成,不过AI的文字编写水平目前还远远达不到要求,所以文字编写的任务一直由山东呼保义完成。
此外,《十万部冷知识》系列还有专属歪歌宣传主题曲,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魔性洗脑神曲《听我讲冷知识》一听就停不下来了(片段)
填词:山東呼保義
演唱:晗语
原曲:SNH48《红米打call歌》
画家“达芬奇”
发明了打火机
鹤顶红毒 都是误传
只是砒霜不纯提炼
听知识 涨知识
冷知识它最无敌
趣味的 冷知识
我来带给你
听听冷知识吧
冷知识吧 冷知识吧
好听最有趣
听听冷知识吧吧吧吧
趣味冷知识
我讲给你听
游戏中“马里奥”
为何把帽子戴
阿拉伯数字
是印度人发明滴
大明王朝 洋枪火器
比英军队还牛逼
听知识 涨知识
冷知识它最无敌
趣味的 冷知识
我来带给你
听听冷知识吧
冷知识吧 冷知识吧
好听最有趣
听听冷知识吧吧吧吧
趣味冷知识
我讲给你听
竹子也会开花
皇后称呼来历
咬舌不会死去
出生不靠运气
七葫芦娃的来历
改自民间《十兄弟》
听知识 涨知识
冷知识它最无敌
趣味的 冷知识
我来带给你
听听冷知识吧
冷知识吧 冷知识吧
好听最有趣
听我讲知识吧吧吧吧
趣味冷知识
我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