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近日,记者走进雨城区河北街道联坪村,阳光洒在新铺设的银色供水管道上,折射出点点光芒,村民王文义站在自家小院里,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汩汩流出,她捧起一掬水,笑意从眼角漾开:“往年到了这几个月,隔三岔五就停水,水浑得都能见沙,现在一拧就有清泉,洗衣做饭再也不愁了!”这一幕,正是河北街道城市供水管网延伸项目落地后,村民生活焕然一新的真实写照。
“以前,联坪村、红星村、斗胆社区和沙溪社区的居民生活用水大多都依赖于联坪供水站供水,而受极端天气影响,供水站所需的地表水资源急剧减少,去年7月,更是出现了水源枯竭的情况,街道内1186户近5800名村民陷入‘用水荒’。”河北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郭磊说,街道虽紧急采取打井取水、安装便民取水点等方式为民“解渴”,仍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我们要喝水!”的呼声在河北街道越来越高,民生之渴,迫在眉睫。
“群众急难愁盼,就是我们的行动号角!”河北街道迅速将农村饮水安全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成立专项攻坚组,争取各级资金400万元,于2024年11月12日启动设施了城市供水网管延伸项目。经过70天昼夜奋战,施工队跨越山地沟壑,在陡坡密林间开凿出了26公里供水“生命线”,并新建3座蓄水池、3座提水泵房,联坪村等四个村组1186户居民入户水表全部完成安装。
“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还采取了以工代赈工作模式,累计聘用当地群众30人参与建设,共计发放劳务报酬约25万元。”郭磊介绍,以工代赈的工作模式让当地百姓通过务工形式参与项目建设、获取劳动报酬,实现了加快施工进度、保障工程质量和群众增收致富“三赢”的良好局面。
如今走进联坪村,崭新的300立方米的蓄水池碧波轻漾,提水泵房的嗡鸣声规律如心跳。“现在洗衣做饭再不用半夜等水,水费在村委会就能交,省心!”村民骞秀富说,街道还建立了水质动态监测机制,定期排查管网设备,确保每一滴水都安全达标。
清泉入户,润泽民心。站在新铺设的管道旁,郭磊望向远处的村落:“从前‘望天吃水’的日子结束了,接下来我们将聚焦农村供水安全,深入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工程,让乡亲们从‘喝上水’变成‘喝好水’!”
▌记者:杨欣雨(部分内容源自河北街道)
▌编辑:杨欣雨
▌审核:徐召红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了解更多有关雨城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