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8年,北京一女子送走父亲,却意外发现60年前的秘密,吓得求助政府。
1998年冬天,家住北京的史庆云和老伴收拾家中旧物,从一件珍藏多年的旧棉袄中发现了了不得的东西。她赶紧求助政府,一个60年前的秘密也随之而缓缓浮出水面。
史庆云到底发现了什么让她大惊失色的东西?她又能找到打开谜团的那把钥匙吗?
1998年,这是史庆云永远无法忘记的一年,也是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她的父亲史洪全,病逝于医院,临走之前,老人家似乎要寻找什么人,但由于家人无法理解他的意思,致使老人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父亲的遗愿到底是什么,父亲离去前又想见谁,这些问题让史庆云抓心挠肝,心事重重。
她是史洪全唯一的女儿,自然需要操心着为父亲整理遗物,办理后事。但她也没想到,就是父亲的病逝,把自己的命运带到了意想不到的方向。
那天整理遗物时,她发现了一个被父亲藏在不起眼角落中的瓶子。很奇怪,这瓶子看着已经有些年头,但封口处十分严密,应该是没人随便打开过。
说不定,老人家离开时想见的那个人,就和这瓶子里面的东西有关。
抱着巨大的好奇心,史庆云打开瓶盖,入目是一块红布。展开来看,这红布上写着的原来是一份收养契约,史洪全夫妻俩从一个名叫张世杰的男人那里,带回了一个小女孩儿。
小姑娘名叫小云,而史庆云联想到自己的情况,马上推断出了一个结论。原来,自己是被父母收养的孩子。
这个真相,对于一个活了五十多岁的人来说,无异于天翻地覆的打击。她所认知的关于家庭的全部印象,这一刻被完全推翻。血脉,传承,原来竟然如此脆弱。
从收养契约中,史庆云注意到,史洪全与她的亲生父亲,那个名叫张世杰的男人,约定了此生不再相见。
这个约定可能是为了保护她,也可能是在掩饰着什么更复杂的情况。总之,现在的她心中很乱,无法思考。
有的人宁可清醒地生活在疲惫和遗憾中,也不愿意迷迷糊糊地生活在虚假的安稳梦境中,史庆云就是这样的人。
既然知道了自己真正的身世,她就不可能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人这一辈子,总要弄清楚自己的来处,才算没有白活。
于是,把养父的后事处理完之后,她就踏上了寻找亲生父亲的道路。
拿着仅有的信息寻人,与大海捞针没有什么两样。尤其当史庆云所知晓的张世杰这个名字只是化名时,找人的难度就又增加了不少。
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又是求助政府的相关人员,又是多方打探,奔波许久,她和老伴才终于打听到了有些关联的名字,张建国。
史庆云想:张建国就是当年的张世杰,我的父亲。
2002年,张建国正在空军干休所中疗养。他得了脑血栓,身体状况非常糟糕,说不出话,可能也认不了人。
老两口找到干休所时,负责人告诉他们,如果贸然出现在老人家的眼前,可能会刺激他的神经,引发一系列不良身体反应。
害怕真的出现不好的后果,史庆云只好按捺住自己想与父亲相认的心情,偷偷从房间外面看了老人一眼,满是心酸地离开了。
没想到,上天给了她一份天大的礼物。就在她离开之后不久,护工尝试着把小云找来的事情告诉了病中的张建国。
父女血缘就像这世间最好的良药,让迷迷糊糊的张建国清醒了过来,父女俩也因此得以在几十年后再相见。
那些呼唤,那些遗憾,那些剪不断的亲情,都消融在了泪水之中。
父女相认,实为大幸,遗憾的是,还没来得及询问与亲生母亲相关的事情,张建国就撒手人寰。
史庆云还能如此幸运,找到自己的生母吗?
1998年,北京老人去世,养女整理遗物,吓得求助政府,揭开60年前秘密。
短短几年时间,接连失去两个父亲,史庆云极为悲痛。伤怀之余,她心中的疑问还没得到解答。
自己到底从哪里来,父亲为何要把自己送人,她还是一无所知。
一直到2006年的冬天,一个意外的发现,才给了她答案。
当时,南方地区正被雪灾侵袭,许多老百姓因为厚实衣物不够,扛不住冻,在冰天雪地里瑟瑟发抖,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国家领导人发出号召,希望全社会的爱心人士消除爱心,捐钱捐物,帮助我们的同胞战胜天灾,给他们力量。
从新闻上看到南方受灾情况,史庆云和老伴都非常揪心。
20年前,她是北京的劳动模范,是凝聚着百姓心声的人大代表。现在虽然已经退休,但她还是不改初心,愿意尽最大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所以她和老伴商量,两人一起把家中的旧衣服收拾收拾,把能捐的东西都捐出去,也算是尽一点绵薄之力。
说动就动,他们拉开衣柜,找出了压箱底的旧棉袄。别看这件棉袄其貌不扬,那可是史庆云的养母当年亲手做的好东西,特别御寒保暖,绝对的过冬法宝。
两人整理衣服时,偶然间在卷起来的褶皱里面看到了一些纸张。乍一看,纸张已经泛黄,历史应该很是悠久。
他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些复杂的情绪。自从经历过1998年整理遗物的事情,她觉得自己已经练出了一颗大心脏,对什么情况都能接受良好。
纸张很旧,也很脆弱,他们小心翼翼地打开,又仔仔细细地读着上面那些已经有点褪色的文字。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些纸张,原来竟然是60多年前我党的地下工作情报。
里面还有一份证明书,上面写着她亲生父母在党内工作的代号,一个是素云,一个是张世杰。两人在1942年生下一个名叫小云的女儿。同一年,素云不幸牺牲。
也就是说,史庆云的爸爸妈妈,都是为革命工作做出了贡献的英雄。她是英雄的后代,是流淌着红色血液的后人。
东拼西凑,百般收集信息,属于母亲素云的人生,终于展现在了史庆云的眼前。
素云原名叫做李淑敏,1918年出生在山西省灵丘县。她是一个苦命的女人,也是旧社会吃人暴行的受害者,被家里卖给了另一个家庭当童养媳。
在未开化的人眼里,女人就是承担家务、传宗接代的工具,可想而知,李淑敏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婆家也没有任何人尊重她,爱护她。
干不完的活儿,受不完的伤,极致的痛苦和煎熬,让逆境中的勇敢女性生出了反抗的力量。
她逃出了魔窟一样的所谓婆家,并且在逃亡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彻底改变她的伟大女性,戎冠秀。
戎冠秀是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也是女性解放运动的有力推动者。她从思想上扭转了李淑敏对于这个社会的认知,也引领着李淑敏一步步蜕变为素云,一个更加勇敢的革命斗士。
1941年,素云与化名为张世杰的张建国相识,两人拥有共同的志向和愿景,自然而然的结为了志同道合的伴侣。
第二年,小云出生,一个新生命对于两个朝不保夕的人来说,总归是新的希望。
他们都是无产阶级战士,随时有可能因为任务而牺牲,也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小云是父母的糖果,让父母能一往无前地在钢丝上舞蹈。
生了孩子,对于素云而言,工作开展反而更加方便。抱着小婴儿的农妇,明摆着的弱势群体,会让人不由得放松警惕。
她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只有敌人放心了,自己才能顺顺利利地把情报送出去。
所以,还在襁褓中的小云,就成了一位特殊的“小战士”,跟着母亲一起往返于不同的据点,护送情报。
低调行事的素云,后来是怎么牺牲的?
1998年,北京一老人去世后,养女在整理遗物时,发现60年秘密,求助政府。
知道身世真相之后,史庆云会做些什么?
1942年9月,素云又一次执行护送情报的任务。和往常一样,她抱着3个多月大的女儿,扮成不起眼的农妇,往我党另一处据点走去。
很不幸,经过平山县的一个村庄时,她与一队日军迎面碰上。更不幸的是,这群日军相当谨慎,对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起了疑心。
素云的心志是非常坚定的,无论敌人对她做什么,她都咬死自己只是个小老百姓,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不清楚。
日军威逼利诱,素云不动如山。丧心病狂的日本人无计可施,便将她残忍杀害,又把她的尸体扔到了荒郊野外。
不幸中的万幸是,他们没有对三个月大的婴儿下手,小云得以留下了一条性命。
附近村子里一个拉豆子的老头子,在草丛中发现了嘤嘤哭泣的孩子,心生不忍,便把小云抱回了自己家里。
组织上第二天得知了这个让人遗憾的消息,暗中派人寻找,将素云的遗体好好安葬,又去老头子家里,把小云抱回了根据地。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小云的脚底下发现了被素云悄悄藏着的情报,心中顿时更加悲伤,为党组织失去了一名好同志而遗憾。
三个月的小姑娘失去了母亲的哺育,让戎冠秀等女同志大为怜爱。大伙儿把小姑娘养在身边,有时借着她的掩护送情报,执行一些隐蔽性较强的任务。
小云的亲生父亲张世杰得知妻子牺牲,哀恸到无以复加。可他必须振作起来,因为除了素云丈夫的身份之外,他也同样是个革命者。
妻子的牺牲、女儿遭遇的险境让他意识到,革命者不仅得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还有可能牵连自己的亲人受到伤害。
如果他把小云带在身边,那他不敢保证,小云可以平平安安的长大。
于是,张世杰才痛下决心,为小云找到了收养家庭,也就是史洪全夫妻俩。这对夫妇没有自己的孩子,又很喜欢小孩,张世杰想,跟着他们成长,小云一定会很幸福。
为了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危险,双方约定,终生不再相见。
这事儿是张世杰心里的一道坎,也是史洪全的一个结。所以临终之前,他才想要说出这个保守多年的秘密,只可惜没有机会了。
有了藏在棉袄里的资料,史庆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来处。
既然母亲已经牺牲,那么她作为女儿,理应把母亲的英勇事迹宣传出去,让所有人都知道,素云有多么坚贞不屈。
另外,她也得寻找母亲的陵墓,得在母亲坟前跪一跪,磕个头。
证明书上的证明人戎冠秀已经去世,要想追溯当年的痕迹,找到素云的安葬之处,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不过,就是再难,史庆云也不会放弃。
在各地政府的帮助下,在知情者们、研究学者的帮助下,兜兜转转,她和老伴一同找到了河北平山县,这里就是母亲牺牲的地方。
在北京和平山县之间往返了50多次,一点点缩小范围,史庆云最终在王子村,找到了素云的点点滴滴。
第一次去祭奠母亲时,她情绪十分激动,泪流不止,跪在地上,久久不愿起身。
2011年4月2日,经过调查取证,我国民政部批准,将素云同志追认为革命烈士。与烈士相关的文物,旧棉袄里的小纸条,也被收藏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中。
回家之后,史庆云特意在家里摆了一张供桌,每天早晨起床,她都会给母亲上三炷香。她一遍遍地告诉牺牲的母亲,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素云和张建国,这两个给予她生命的人,都是她人生路上最大的榜样。而史洪全夫妇,这两位辛辛苦苦抚养她长大的人,也承载着她心中最多的感恩。
她的人生,在找到母亲的那一刻,终于圆满,而她的余生,都会被伟大的父亲和母亲填满温暖。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