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元朝时, 焦山曾经有一座宝塔。

据记载,当时有一个名叫周文英的浙江人在渡江时遇到了大风大浪,十分危险,在船上他暗暗发誓:如果我能安全渡江,我一定在此建一座宝塔。后来他果然平安登陆。于是,周文英就捐资建塔,历经九年建成。明朝时,焦山宝塔毁于倭寇,从此焦山600多年就一直没有宝塔。

重建焦山宝塔,起于茗山法师一念。

据说那年,茗山法师在东南亚讲经弘法,梦中,见焦山山顶一座佛塔凭山而起,直入云天,气势磅礴,仙鹤不绝,祥云缭绕,此仍贵象,是佛祖托梦点化。

大师顿悟。

于是,茗山法师决心定要在焦山山顶修建一座佛塔,以塔敬佛。


法师不顾年高,夜以继日,笔挥丹墨,卖字筹款,讲经释文,海内外多方集资、化缘、求银,共筹资金两千多万。

1998年5月,七层八面的焦山宝塔奠基动工。塔由同济大学设计,高42米,建筑面积583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朱栏碧瓦,具有江南明清风格。

动工前,茗山法师和黄选能请来曾为芙蓉楼作壁画的王川,来为这座宝塔作壁画。(参详:)

王川坐下后,问道:“法师,这座塔的塔名是……?”

茗山法师说:“叫万佛塔,这七级 浮屠, 每级都供奉大小佛,共有一万尊菩萨。 ”

“哦,要画一万尊佛呢。”王川点点头,再问道,“那么,我负责哪一层呀?”

茗山法师笑道:“我想邀请你担任全塔的总体美术设计。”

王川心中一惊:“一个人画一座塔?!”

后来一想,他也释然了,老法师不也是一个人募筹了一座宝塔吗。

就这样,王川开始了一个人为焦山万佛塔设计全堂壁画的任务。


01

原设计方案是在塔身外部刷涂料,但很快被王川老师给否了。

王川老师拿出了这样的设计方案:

他为宝塔设计了在塔的内部饰万尊立体小佛像,塔身外部饰以护法诸天和飞天、塔下的地宫饰八幅《万方礼佛图》的方案,全用洛阳产的唐三彩砖烧成,外罩玻璃框。

设计壁画的这两年,王川去敦煌、跑洛阳,参考古迹中的画像。

首先去的敦煌,那时候敦煌还是按洞收门票的,王川把想看的十个洞告诉了敦煌研究院吕主任,吕主任倒吸一口凉气:“全是一级洞,一共2000元,你是干啥的?”

王川告诉他关于画万佛塔的事,并掏出了中国美协的会员证,吕主任大笔一挥:“免费。”

就这样一路考察,一路绘手稿。




飞天的手稿

王川在这些精美的绘画基础上,为全塔绘制了尺寸不一共540尊画像,分佛、菩萨、声闻、护法四部,加上动物、建筑和器物,涉及上千形象。


王川老师在宝塔每层画等人高的二十护法诸天,用洛阳产唐三彩陶板烧成,贴在塔墙上,外加玻璃罩保护。

虽然工作量巨大,非常辛苦,但他想:一位画家,能独立完成这一件宏伟的工程,是相当稀罕而幸运的。

这些画像包贴在万佛塔的外部,绚丽多彩,使其成为一座琉璃塔。









02

在塔下的地宫中,王川老师作了《万方礼佛图》壁画。

这九壁画分别是《释迦本事》、《佛陀涅槃》、《舍利建塔》、《佛法东传》、《碧玉柱和天花飞天的实景》、《中华浮图》、《东洋佛光》、《南传佛国》、《藏密別传》。


《释迦本事》: 尼泊尔蓝毗尼王子乔达摩.悉达多诞生、出家、修练、悟道、出家、说法的故事。


《佛陀涅槃》: 乔达摩.悉达多传道一生,八十一岁时涅槃,十大弟子举哀。


《舍利建塔》: 200多年后,阿育王基本统一了印度,崇信佛教为国教,收佛陀舍利子建塔八万四千座瘗埋,又派僧团四处传教,立阿育王柱以标示。


《佛法东传》: 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梦见金身胡神,派中郎将蔡愔西行,迎请回西域僧释摩腾和竺法蓝,白马驮经到洛阳,明帝以白马名寺,供居住译经,佛法从此在汉地流传。


《万佛塔地宫内壁画、碧玉柱和天花飞天的实景》


《中华浮图》: 塔的本义为坟,汉译为浮图、浮屠,传入中国后,和楼阁建筑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的塔,形式众多。塔下因瘗有舍利子,拜塔即礼佛。


《东洋佛光》: 佛教从中国东传高丽、新罗,日本又派人迎请佛像,从此佛教在东洋弘扬。


《南传佛国》: 释迦弟子奉佛牙到斯里兰卡,奉佛发到缅甸建塔,从此佛教开始在东南亚流传。


《藏密別传》: 中世纪时,佛教在印度本土受到挤压,部分僧侣奉法北避到克什米尔和西藏,和密宗相结合,产生了藏传佛教,在元、清两朝时大力弘扬。

耗费两年时间,终于大功告成。


1999年,万佛塔开光那天,吉时一到,连绵的阴雨突然止息。

云开处竟然出现了一道七色彩虹,万千燕子在塔周围盘旋啁啾。

前来观拜的国内外僧客近万人,满山是红色、黄色、灰色、淡蓝色的穿袈裟者, 万众惊为奇观。

茗山法师连念佛号:“阿弥陀佛。”


2000年6月1日,王川正在武当山顶上,突然接到茗山圆寂的消息,立即当夜赶回,开启万佛塔地宫检视,看有无损坏?只见里面完整如新。

因为地宫要安放茗山法师的舍利,以后就不在打开了。所以王川想拍一些照片以作纪念。在没有任何照明条件的情况下,只用相机闪光灯,竟然拍下了曝光正确、居然没有投影的照片,真是令人称奇。


地宫的碧玉柱


茗山圆寂后,留有真身舍利子数颗,被分为五份,四份被国内外著名寺庙请去镇寺,一份藏在焦山万佛塔的地宫里,以定焦山雄风永驻,万年不倒,与天地共存。


万佛塔身旁有“海不扬波”四个大字,汇江海之波涛,存人间之灵气。


自从有了万佛塔,焦山增色许多。

四方游客至此,拜寺庙,拜宝塔,

天上地下,佛光普照。


根据王川老师提供的图文资料汇编。

点击分享: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