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四川凉山州文化旅游产业商会成立大会在西昌市举行。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凉山文旅产业迈入资源整合、协同发展的新阶段,为凉山实施“文旅强州”战略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凉山立足“文化塑魂、旅游赋能、产业兴州”总体思路,提出以“十大工程”为抓手,推动文旅产业全域化、融合化、数字化发展。2024年,全州接待游客超6000万人次。2025年,凉山将以商会成立为契机,加速推进泸沽湖摩梭文化生态保护区、邛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培育“彝海结盟”“大凉山戏剧节”等文化IP,力争实现旅游收入突破800亿元。
▲2月3日,四川凉山,建昌古城夜景璀璨,游客众多。图据视觉中国
会上,四川银行对商会企业授信35亿元;商会与亚洲文化艺术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起设立5亿元规模的凉山文旅产业发展基金;与华夏风物产业研究院共建“文旅创新实验室”,推动智慧旅游、非遗活化等领域技术转化;联合主流媒体启动“大凉山文旅传播矩阵”建设,推出《千年彝风·万重山水》文旅纪录片。
据悉,凉山拥有1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世界级文化旅游资源。29日上午举行的凉山文旅交流论坛上,“彝族火把节”“藏乡风情走廊”“摩梭走婚文化”三大主题文旅线路,同步启动“百名网红探凉山”全球营销活动。清华大学教授赵学强建议,凉山应构建“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将民族文化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的文旅产品,打造具有国际辨识度的民族文化地标。
随着凉山州文化旅游产业商会的正式启动运营,全州1000余家文旅企业将形成发展共同体。未来,凉山将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旅游资源向资产、资本转化,力争早日建成四川文艺副中心、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红星新闻记者 江龙
编辑 张莉 责编 邓旆光